為了規范健康陪診服務行業規范,提升服務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特別是在老齡化社會背景下對健康陪診服務的迫切需求。12月20日由中國水利電力醫學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主題為“匯聚行業智慧共筑陪診標準”《健康陪診服務規范》團體標準研討暨標準起草工作組成立會議在青島湛山花園酒店會議廳順利召開。這標志著健康陪診服務領域標準化工作的正式啟動。
此次會議特別邀請到中國水利電力醫學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姜梅,中國水利電力醫學科學技術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魏永學,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邢曉博,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徐巖,青島市標準化研究院黨支部書記、院長孫亞民,中國水利電力醫學科學技術學會辦公室主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彭雪琴,中國水利電力醫學科學技術學會信息中心主任何良慶,青島市標準化研究院標準化融合創新中心主任丁曉專家學者以及各起草工作組成員單位,包括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南京鼓樓醫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青島市市立醫院,兔兔陪伴健康陪診服務平臺等,為健康陪診服務行業的規范化發展獻計獻策,共同探索當下行業急需規范的可行性健康陪診服務發展之路。
匯集行業智慧 共話標準發展
會議由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邢曉博致開幕詞,他指出:“青島市作為一座充滿活力和創新的城市,一直致力于打造優質的醫療環境和服務體系,健康陪診服務作為一種新興業態,逐漸走進大眾視野,成為連接患者與醫療機構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健康陪診服務規范》團體標準的制定顯得重要和迫切。這一標準的出臺,將有利于規范健康陪診服務市場秩序,提升服務質量,保障患者權益,推動健康陪診服務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承辦單位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徐巖上臺致辭并從院方視角肯定了健康陪診服務的重要意義,作為醫患之間溝通的橋梁,健康陪診服務有效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驗和滿意度,徐副院長指出這一規范標準的出臺,將填補國內健康陪診服務領域的空白,為健康陪診服務行業提供一套科學、合理、可操作的標準體系,有力推動健康陪診服務行業的規范化、專業化和標準化發展。
中國水利電力醫學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姜梅也發表了重要講話并強調:“制定一套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新業態、新技術、健康陪診服務團體標準,引領健康陪診服務行業走專業化、標準化、職業化的道路,對于陪診服務行業健康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學會也將按照團體標準制修訂工作流程及要求,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確保標準的質量和效率。制定出一套高質量的健康陪診服務規范團體標準,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國家標準委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水利電力醫學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魏永學介紹了學會在制定團體標準方面的豐富經驗,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并強調學會將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大力發展團體標準,以標準保障高品質生活。要圍繞健康生活和健康產業,建立健康標準,優化健康服務”的要求,及國家衛健委《十四五衛生健康標準化工作規劃》“鼓勵發展團體標準。以標準化促進重點人群健康。以衛生健康標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以標準化支撐衛生健康事業創新發展”等文件精神,聚焦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以滿足實踐和創新需要為目標,通過制定團體標準,發揮引領創新和行業自律作用。編制健康陪診服務規范項目的特點,“核心技術要素(服務要求)”對應健康陪診服務質量、健康陪診服務流程、健康陪診服務人員及崗位、健康陪診服務設施設備及用品、健康陪診服務環境、健康陪診服務安全、健康陪診運行管理、健康陪診服務評價與改進等要素,如:標準中規定服務質量,健康陪診服務質量要求可以是定量的或者定性的,要考慮其功能性、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時間性和文明性六個方面的特性要求。
中國水利電力醫學科學技術學會辦公室主任辦公室主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彭雪琴宣讀批文并向工作組成員單位頒發證書。
新行業呼喚新標準 健康陪診服務行業迎來發展新階段
會上,權威醫療機構、標準化研究院、陪診服務企業以及行業專家等多方代表圍繞健康陪診服務的服務內容、人員資質、服務流程、監管措施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討。
從標準出發,共建健康陪診服務行業良性循環
發起單位兔兔陪伴健康陪診服務平臺發起人陳坤英提出在當前健康陪診服務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魚龍混雜,服務內容、服務質量、服務流程等方面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存在服務人員培訓資質不統一、服務標準不統一、監管缺失等問題,亟需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服務規范,以保障患者權益,推動健康陪診服務行業的專業化、標準化發展。兔兔陪伴作為《健康陪診服務規范》發起單位,積極籌備深耕行業、下沉市場調研并與起草成員單位密切溝通將行業調研數據整理歸納,為標準體系建設提供有利參考依據。標準的制定,旨在明確健康陪診服務的定義、服務內容、服務流程、服務要求、投訴處理及監督考核等關鍵要素,為服務機構、陪診服務人員及患者提供一套科學、合理、可操作的規范體系。
新行業呼喚新標準新規范
青島市標準化研究院院長孫亞民在發言中強調,“這是標準研究院首次涉足健康陪診服務領域的標準化工作,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機遇。標準化研究院將充分發揮自身在標準化研究、制定和推廣方面的專業優勢,與陪診服務企業、醫療機構等各方緊密合作,共同探索健康陪診服務標準化的新模式、新路徑,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門診支部書記謝浩芬結合寧大一院臨床醫療陪護情況進行針對性發言,在交流中也提出目前醫療陪護中存在納入標準低,培訓資質不統一、服務質量監管標準不統一的工作困難,并詳細分享寧大一院從技能培訓、問題反饋、跟蹤整改的系統方案,為團體標準的制定提供實例參考。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門診質控中心主任喬嶠以《陪診服務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為題,回顧了陪診服務的起源與發展。她認為,陪診服務的價值在于就診中的陪同、情感支持和安全保障。因此,陪診服務標準制定、專業陪診人員培訓以及監管機構的介入就尤為重要。喬主任總結道:“在未來陪診服務發展中,基于行業準入門檻、服務內容、服務與收費標準的市場規范化;基于精準對接服務供需雙方的渠道多樣化;基于陪診服務分類適配陪診人員的服務專業化;基于患者特殊醫療資源訴求、陪診中設備條件、陪診后延續服務等需要,均是影響這一新興服務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標準起草組長單位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門急診部主任翁韻琦就《基于現狀分析的健康陪診服務規范建設》進行了總結性發言,他強調健康陪診服務存在的安全保障不足、責任界定不明確、服務不規范導致存在法律風險等問題,既無法實現陪診服務的初衷,也無法保障患者權益,需要得到更為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從而切實提升門急診乃至整個就醫全過程健康陪診的服務質量,增強就診者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編撰國家級《健康陪診服務規范》團體標準,旨在在通過制定可重復和共享的標準,針對健康陪診服務當前面臨的問題及潛在問題,有序、規范地指導行業提供服務。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健康陪診服務的規范性和專業性,增強其一致性和可復制性,保障行業發展行穩致遠。另一方面,明確的工作流程和質量標準對于確保患者在整個就醫過程中獲得高效、安全和一致的健康陪診服務支持至關重要,也將有利于提升患者就醫全過程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與會中翁主任詳細對《健康陪診服務規范》的框架大綱組織架構、職責分工和工作計劃進行系統講解,引發專家們對健康陪診服務的人員培訓、服務流程優化、第三方合作模式等具體議題熱烈討論。專家們一致表示,工作組將依托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和標準化專家的力量,共同推進標準的起草、修訂和完善工作,確保標準內容既符合行業實際,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夠引領健康陪診服務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此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健康陪診服務行業的規范化發展邁入全新階段。《健康陪診服務規范》制定工作將全面展開,有望于2025年正式發布實施。屆時,健康陪診服務行業將進入快車道,迎來更加規范、有序的發展環境,實現全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何良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