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書記之一任弼時,16歲開始參加革命,18 歲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23那一年正式進入中央領導層,他將自己一輩子都交給了黨和國家,對他而言,黨的利益高于一切,新中國成立,就是他畢生所愿。
為了這個目標他嘔心瀝血,可以為了革命付出一切,打贏平津戰(zhàn)役后,我黨取得最終勝利,重創(chuàng)國民黨軍,蔣介石逃往臺北蝸居,解放軍收復大部分敵占區(qū),即將建立起屬于人民的新政權。
開國大典前一天,毛主席看著參與開國大典人員的名單,看到任弼時的時候,毛主席狠心劃掉他的名字,下令“不準”他參加開國大典。
作為五大書記之一,不管是資歷還是能力,他都有資格站在天安門的城樓上見證新中國的成立,與無數軍民共分享這份喜悅,可毛主席為什么嚴令他不許參加開國大典?這背后的原因,聞之讓人淚目。
一、任弼時缺席開國大典
1949年1月,三大戰(zhàn)役以我軍大獲全勝宣告結束,此戰(zhàn)英勇無敵的解放軍戰(zhàn)士消滅150多萬敵人,順利挺進長江北岸,打的國民黨再無反擊之力,主力部隊消耗殆盡,國民黨已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
遮擋在無數軍民頭上的陰霾終于被曙光沖散,國民黨已經無力回天,是時候決定建立新的政權,同年6月,我黨開始召開政治協商會,會議上所有人一致同意10月1日在天安廣場舉辦開國大典。
此消息一出,舉國歡呼,中國人民等這一天等的太久了,他們都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10月1日,天安廣場上,無數軍民匯聚一堂,見證這充滿歷史性的一刻。
下午三點,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林伯渠上前宣布典禮開始,以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為首的中央領導人、各界代表、無黨派人士代表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
見到毛主席等一眾領導人出現,天安門下響起連綿不絕的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毛主席來到眾人面前,莊嚴的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話音剛落,鮮艷的五星紅旗伴隨著《義勇軍進行曲》,在無數人的注目下緩緩升起,54門禮炮齊鳴,慶祝新中國浴火重生,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毛主席的聲音通過錄音機傳到了遠在玉泉山的任弼時耳中。
此時他內心百感交集,一方面自己的多年的努力的目標,今日終于完成,另一方面是自己不能親臨現場,不能親眼見證這一幕,讓他深感遺憾,開國大典前兩周,毛主席親自下令:“任弼時不得參加開國大典”。
任弼時得知此事非常震驚,但他也知道毛主席良苦用心,知道這么做為自己好,遵從毛主席的安排,留在玉泉山,聽著收音機里傳來的聲音,他滿臉笑容,遺憾大過喜悅,臉上滿是笑容。
二、最年輕的五大書記
1904年,任弼時出生于湖南省,一個小縣城,父母很關心孩子的婚姻問題,很小就給他找了個童養(yǎng)媳,定下婚事,妻子叫陳琮英,比任弼時大兩歲,任家本是書香世家,可任弼時出生時,早已過了那個富裕的時期。
父親是老師,非常開明,不是那種迂腐的老輩人,接受新鮮事物接受的很快,在這一點上,任弼時非常幸運有一個這樣的父親,任弼時大一點,父親要去外地教書,他擔心兒子沒人管耽誤學習。
為此他就帶著兒子去外地上課,從那以后任弼時開始旁聽,白天學習,晚上父親批改作業(yè),任弼時在一旁做作業(yè),學校提供一間小屋,屋內一張床,父親睡在一起,對于任弼時來說,父親帶來的影響非常大。
小學時,任弼時考上小學,而他的媳婦陳琮英繼承了絕大部分中國女人能吃苦耐勞的特點,小時候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在外地干活,她只能跟著哥嫂過活,任弼時上學時。
陳琮英進入工廠賺錢,給任弼時當學費,當時陳琮英才12歲,為了能讓任弼時上學,陳琮英進入工廠干活,省吃儉用供丈夫學習,陳琮英是個偉大的女性,她間接地為新中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五四運動時,任弼時受到愛國運動的影響,心底的燃燒的愛國火焰開始熊熊燃燒,五四愛國運動改變了任弼時,改變了無數中國人,1920年,毛主席與何叔衡聯手組建了一個叫“俄羅斯研究會”的革命團體,研究宣揚十月革命和共產主義。
在毛主席的帶領下,所有的愛國青年、進步人士都在想如何救國家于水火之中,任弼時也是其中的一員,同年八月,任弼時被研究會送往上海學習俄語,學習俄語的目的就是送任弼時去蘇聯,半工半讀,學習俄語是最基本要求。
三、任老去世,這盛世如您所愿
1921年,任弼時和劉少奇等革命同志來到蘇聯,此時的蘇俄已經通過十月革命建立紅色政權,但國內并不穩(wěn)定,依舊與反動勢力作斗爭,任弼時等人經過千難萬險抵達莫斯科。進入東方勞動者大學。
接受學習馬克思主義,他們也是中國共產黨內最早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共產黨員,當時條件艱苦,大家省吃儉用,錢都用來上學,餓的時候,吃一些黑面包充饑,任弼時像一塊干涸的海綿,使勁汲取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
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八七會議”召開后,任弼時被選入中央政治局,成了我黨史上最年輕的政治委員,國共合作帶來的血淋淋的教訓,讓毛主席產生“槍桿子出政權的思想”。
在參加革命斗爭時,他曾兩次被敵人抓住,入獄后見他死不開口,對他施以酷刑,這就是任弼時身體不好的主要原因,電刑在他的身上留下永久性創(chuàng)傷,一個三十多歲的人看起來像五十歲的樣子。
出獄后受的傷還沒有完全治愈,他立馬開始工作,處理繁重的工作,日夜操勞下,積勞成疾,任弼時此后一直被疾病纏身,長征大家都知道,是非常苦的,此時任弼時疾病纏身,依舊帶隊長征。
他是紅六軍團和紅二方面軍的最高領導人,統領全軍,事事操勞,任弼時經常將自己活不長掛在嘴邊,他每天拼命工作,能多干一點是一點,大部隊到延安匯合后,任弼時成了“黨內的老媽媽”。
大事小情他都安排的妥妥當當,誰吃中灶、小灶都要親自管,大家都知道周總理做事非常面面俱到,但遇到任弼時的時候,兩人還可以較量一番。
這位黨內最年輕的中央書記,卻是新中國成立后去世最早的領導人,拖著一身病軀工作,被高血壓和糖尿病雙重折磨,因為怕一激動會加重病情,才被毛主席勒令不準參加開國大典,才未能和戰(zhàn)友并肩作戰(zhàn),只能在玉泉山休養(yǎng)所聽著收音機慶祝新中國成立。
病魔無情,一位優(yōu)秀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被它奪走生命,1949年,任弼時被送往蘇聯醫(yī)治,次年回國,但他擔心國家大事,半夜借著燈光研究朝鮮局勢,思考時,病情開始惡化,半夜發(fā)現后,醫(yī)生拼命搶救至27日中午,最終搶救無效,離開了我們,享年46歲。
結語
任弼時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位逝世的黨內高級領導人、中共中央書記,毛主席親自為戰(zhàn)友扶柩,周總理、朱老總、劉少奇等中央領導人親自為其執(zhí)紼,一面鮮紅的黨旗蓋在遺體之上。
致敬任弼時書記,他一生都在為黨和國家奔波操勞,工作時顧不上休息,積勞成疾,早早離開我們,正因為有無數像任老的革命先輩在前往為我們開路,才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謹以此文,致敬革命先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