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的GDP總量為126.06億元,可以說這個數字的組成是由眾多省份共同努力的結果,也確實,在經濟的發展上,各個省份都使出渾身解數增加招商聯動,以此擴大經濟體量,為我國的整體GDP總量發力。
然而,在對于個體的省份上來說,有4個省份默默無聞的助力經濟增長,而在產業發展及知名度上,有4個省份最沒有存在感,讓我們一起看看有你們家鄉嗎?
一、吉林省
吉林省轄區面積18.74萬平方公里,2023年全省常住人口為2339.41萬人,省會長春,屬于東北三省之一,其GDP為1.35萬億,唯省會長春和吉林兩市過千億,其它都在數百億,意外的是長白山以17.4萬億墊底。(數據來源百度)
吉林存在感低的三個因素:
1、人文、自然、歷史等曝光度不夠
對于吉林的文旅上,很多人知道的是長白山,除了這個,對于外省人估計很難知道還有其它景點。在名人上,有抗日英雄馬占山、高志航、楊靖宇等人。
2、區域位置原因
吉林的位置也是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原因之一,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么是重要的交通樞紐之地,事實上,我們看吉林的位置,東南與朝鮮接壤,東與俄羅斯接壤,西與內蒙古相鄰, 南與遼寧相結,北與黑龍江相結,在多重因素下,沒有太多重工及第三產業的投入,自然經濟增速緩慢。
3、產業結構原因
提及吉林,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長白山人參,除了這個,好像沒有其它印象挺深的,其重工業上,長春汽車還是不錯,至于其它的就很難想起其它的。那么吉林靠什么支撐本地區GDP呢?鋼鐵、傳統工業、化工等,然而,這些實力工業在遇到全球經濟波動的時候,缺乏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二、青海省
青海省,轄區面積722300平方千米,2023年全省常住人口為594萬人,省會西寧,其西面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和東部與甘肅相鄰,西南和南部與西藏相鄰,東南與四川相連接,2023年全省GDP為3799.06億元。
吉林存在感低的三個因素:
1、地理位置原因
青海面積比較大,然而人口少,且人群分布密度低,要知道人口是發展商業不可或缺條件之一,另外,青海經貿、交通樞紐、物流等與發達地區仍有不少差距,無法吸引到更多的客商到此投資或旅游,反而,人才流失嚴重,教育、醫療及其它行業人才稀缺。
2、產業結構單一
在產業上,青海主要集中在農林畜牧、水資源、能源、礦產開發上,可以看出,這些產業都相對傳統,再看如今發達地區,第三產業與第一、第二產業齊頭并進,而為什么第三產業無法強勢增長,主要還是青海人少的緣故。
3、歷史原因
很早時候青海為多個少數民族政權,之后因交通不便,經濟體量小,在建設三線工程時從東北遷移了一些企業到這里。另外,在新中國研究兩彈工程上,因為其保密的需求,青海不適合大規模宣傳。
三、河北
河北省轄區面積18.88萬平方公里,2023年全省常住人口為7393萬人,省會石家莊,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43944.1億元,令人意外的是唐山GDP(9133.3)領先省會石家莊GDP(7534.2)。按理說,河北與首都北京很近,很容易在眾多省中優勢明顯,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河北省存在感低的三個因素:
1、語言多樣化
如張家口說話像山西話,承德河秦皇島人講的像東北話,還有的地方說的像北京話,口音的多樣化,很容易把這些人標簽為“外地人”。
2、地處區域性尷尬
河北離天津、北京太近,區域協調發展上受諸多因素影響,而河北自身經濟發展比較保守,特別對于省會石家莊,經濟發展不如唐山,有人說石家莊市火車拉來的省會,這話別有意味。
3、人口流失嚴重、產業傳統
河北人口流失嚴重,整體活力不足,特別是在科技創新上,第三產業上比較單薄。
綜上所述,無論是哪個地方,都在努力中日新月異,在不斷地開拓創新下,相信每個地方都能越來越好,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