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本書,奔赴一座城。
今年上半年,22歲的墨西哥姑娘寶琳娜在中國朋友處偶然看到寧海作家葉亦健的書《火鍋愛湯圓》,便通過翻譯軟件一口氣讀完。她被書中的文化和美食深深吸引。
經過精心準備,幾天前,寶琳娜跨越了大半個地球,攀山渡海來到寧波,與葉亦健來了一場“萬里之約”,并在寧波“city walk”,四處打卡。
記者全程跟拍寶琳娜的寧波之行,從“她”角度來看真誠友善、包容開放的中國。
有人說,普通的吃貨,四處覓食;高級的吃貨,自己來做。
而寶琳娜的段位更高,因為一本中國作家葉亦健的《火鍋愛湯圓》,便不遠萬里來到寧波,就為那一口軟糯香甜的湯圓。
12月16日晚,飛機落地不久,“東道主”葉亦健便為她準備了一場書中的“同款”接風宴——火鍋搭配湯圓。
香氣氤氳、火鍋蒸騰、湯圓軟糯,好客的葉亦健一邊為遠客夾菜,一邊介紹菜肴的歷史。
“It’s amazing!”盡管寶琳娜曾設想過無數次湯圓的樣貌、口感、味道。但當熱騰騰的湯圓滑入口中,流心黑芝麻餡兒混著豬板油從水磨糯米皮中流出,還是讓她驚喜萬分。
“我愛美食,尤其是那些有故事的美食。”寶琳娜告訴葉亦健,書中的故事讓她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對寧波這座城市充滿了好奇和向往。
“什么地方既可以了解寧波湯圓的歷史,又可以學做湯圓?”寶琳娜問。
第二天,葉亦健就邀請寶琳娜來到寧波的老字號“缸鴨狗”,“偷”師學藝。
“我們做湯圓要先將面團搓成長條,再搓圓、按扁,然后放入適量的餡料,再將面皮收口,捏緊,然后搓圓?!薄案坐喒贰钡拿纥c師傅一邊做一邊示范。
寶琳娜或搓或揉,學得有模有樣。
美食是感受一方水土的第一步。如果說,初遇“湯圓”是驚艷,那深入了解后,便是共鳴。
在缸鴨狗,寶琳娜了解到湯圓有千余年的歷史后,并不滿足。她繼續追溯,湯圓是什么做的?
當得知湯圓糯米做的,而中國是世界上水稻種植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時,寶琳娜露出驚訝的表情。
“Just like corn for Mexico.(就像墨西哥的玉米一樣。)”寶琳娜脫口而出。
寶琳娜說,墨西哥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玉米的國家之一,玉米是他們的主食。墨西哥的很多飲食習慣與中國相同,比如他們也吃粽子,中國的粽子是粽葉包的,墨西哥的粽子用玉米葉包裹,中國的粽子包裹的是糯米,墨西哥的粽子里包裹的是玉米。
此外,她還發現,墨西哥人愛吃的美食墨西哥卷餅“Taco”與寧海的麥餅筒做法很像。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在和合共生、同球共濟的世界,當味覺和一座城市、一個國家關聯,當“Taco”愛上“湯圓”,一切便是那么可觸可感可親,也更容易刻在人們心里。 張芯蕊 王心怡/文 吳冠夏 應秀一/攝
甬派客戶端 張芯蕊 王心怡/文 吳冠夏 應秀一/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