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毛主席向陳獨秀提出三個條件,他答應就能回到延安,可他卻決然拒絕了
陳獨秀在文化、思想、政治這三方面都有著獨到的見解,他在近代史上的貢獻是國共兩黨有目共睹的。他極高的思想覺悟被反動派視為敵人,他曾經受過清政府、袁世凱、北洋軍閥以及蔣介石的追殺,但他絲毫沒有向這些人屈服始終堅持初心。
他為了傳播新文化和新思想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心力,就此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人,可之后卻連續5次被抓進監獄承受著非人的折磨。第五次入獄因為國共聯合抗戰的因素,他被蔣介石放了出來,這一年剛好是1937年。
老蔣基于陳獨秀的社會地位,希望邀請他擔任國民黨政府的勞動部長,甚至為了爭取他的到來還同意他自行創建一個新黨派。按理說,剛剛恢復自由之身的陳獨秀就算答應了蔣介石的請求也是無可厚非的。
可他本人卻很想回到延安,于是他主動聯系延安這邊的黨組織,希望組織能讓他回到這個紅色革命圣地就職和定居。毛主席基于當前情勢對他提出了3個條件,誰知陳獨秀立馬拒絕了。那么,這3個條件具體是什么條件?陳獨秀明明非常渴望回延安,他為何要拒絕毛主席的提議?
陳獨秀的覺醒之路
陳獨秀于1879年在安徽省懷寧縣出生,他自小就在祖父的安排下接受私塾教育。因此他在四書五經方面的造詣非常深厚,在全家人的期待下他在17歲成功通過科舉,順利拿到秀才功名。如果清政府還存在的話,那他不是一位清官就是一位詩人。
當時還年少的陳獨秀卻并不想那么快步入官場,他選擇外出游歷。其間,他發現了清王朝的腐朽與封建,陳獨秀對此進行了一次深刻的分析與總結,他覺得清政府很快就會坍塌。為此他拒絕了祖父多次要他繼續科考入仕的要求,他內心渴望跑出清政府統治區域去外面看看真實的世界。
當時新舊文化正處在碰撞時期,很多想要了解新知識的年輕人都會選擇去日本留學,陳獨秀也萌生了這個想法。想到就做,他在1901年第一次前往日本進行游歷和學習,隨后又回國對國內的思想和文化進行對比和分析。之后他又陸續去了兩次日本,從此社會主義思想就像烙印一般刻在他的基因里。
魯迅先生從日本留學回來的各種救國舉措給陳獨秀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他也想用自己的新思想和新文化去喚醒國人,讓大家都能摒棄封建主義思想找回做人的尊嚴。可此事在當下絕非易事,陳獨秀要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與統治者作對,他的下場必然是悲慘的。
但他卻不怕,對于陳獨秀來說自己已經找到了未來的前進的方向,那就是向全國民眾傳播新文化與新思想。1903年,他公然在老家發表相關演講,誰知清政府立馬派人封殺,他只好暫避鋒芒手刀逃跑。很多人可能會就此放棄,但陳獨秀卻絲毫不害怕,他只是惋惜自己剛剛創建的安徽救國會就這樣夭折。
不過他也對自己行動進行了復盤,他清楚地知道想要喚醒百姓絕對不能通過公開演講的方式來進行,但口不能說手可以寫啊!于是在同年的11月,他跑到上海創建了《中國日報》,結果又被清政府查封,他只好再次逃跑。
兩次的失敗并沒有讓陳獨秀絕望,他在1904年3月再次秘密跑回安徽,冒著被清政府處死的危險創辦了《安徽俗話報》。該報的所有文字內容一律采用白話文方式,核心目的就是為了讓當地的老百姓能看懂能讀懂文章真正的意思。
陳獨秀認為這樣大家才能明白新思想與新文化的可貴之處,他覺得只要大家看了必然會和他一樣覺醒。可惜他這份報紙還沒刊登幾期,又被清政府逼上門,陳獨秀只能再次放棄和逃跑。此后的他就像一個永動機一樣在全國各個地方尋求辦報的機會,可每次都被清政府鎮壓。
可以說,陳獨秀的辦報行為是以失敗告終的,后來他好不容易等到清朝的覆滅又想繼續創建報紙,誰知袁世凱又不同意了。可見封建統治者有多排斥新思想與新文化了,他們之所以排斥主要是因為這些新東西動搖了他們的階層與地位,這令他們感到不安。
1915年,他又不死心地跑到上海法租界創辦了《新青年》雜志,他在上面盡情抒發著自己的新思想與新文化,同時他還抨擊舊文化和舊思想。很多年輕人看到這本雜志都被喚醒,可以說陳獨秀對青年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后來參與“五四運動”的青年人,很多就是受到了《新青年》的召喚。
1917年,陳獨秀將《新青年》遷往北京,北京的青年學生對此書感悟頗深。總之這本雜志對中國青年學生群體來說是不可取代的,無論之后他們到了何處,他們之間的精神和理念都是相通的。從歷史方面來說,陳獨秀可以說是我國新文化新思想的先驅者。
他一個人靠著一本書推動了全國有志青年的進步,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就是全國先進人群的輔助者和引路人。
他的5次監獄生涯都沒令他放棄初心
陳獨秀清楚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挑戰反動政府勢力的敏感神經,但他還是決定繼續自己的喚醒民眾之路。從他不斷開辦報紙的行為就能知道,此人絕不是半途而廢的人。只是他的新思想卻不融于國民黨,之后他接連5次因此被捕。
1913年是他第一次被捕,當時袁世凱一心想要登基稱帝,陳獨秀卻在此時參加反革命,最后他被地方政府抓起來。6年后也就是1919年,陳獨秀用《新青年》號召進步青年一起發起了“五四運動”。掌控著中華民國政府權力的北洋軍閥又不爽了,他們立刻把精神領袖陳獨秀給逮捕了。
兩次的入獄足以消滅一個人的雄心壯志,有好友也在陳獨秀恢復自由之后,勸說他不要再激進了。陳獨秀卻溫聲笑道:“我想讓中國發生改變,就算有風險也不要緊,我不怕!”人家進監獄嚇也要嚇死了,他陳獨秀進監獄卻十分淡定從容,他竟然直接在監獄內部宣傳新文化與新思想。
1921年,黨中央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他沒到場卻被黨組織任命為中央局書記。當時他帶著成員從事地下任務,誰知在法租界被抓入獄。也就是說第三次入獄,陳獨秀是以共產黨的身份入獄的。
次年,他在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誰知會后他又被警察抓了。警方在他家搜出很多關于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方面的違禁書籍,陳獨秀就這樣第四次被關進監獄。
1932年是他第五次入獄,這次他是在上海公共租界被巡捕房抓的。這次他的罪名是非法創建政黨,實際上這次抓他的幕后黑手是蔣介石。其實老蔣早就看他不順眼了,畢竟陳獨秀是共產黨的創始人和高級領袖,所以蔣介石一心想要除掉他。
蔣介石抓到陳獨秀的第一反應就是殺死他,不過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太大了。基于這種壓力,老蔣只能對他進行水分很大的公開審判,最終陳獨秀沒能幸免于難還是被判了13年的有期徒刑。一直到1937年國共一起合作抗日時,蔣介石才放陳獨秀出來。
陳獨秀拒絕毛主席的真正原因
恢復自由身的陳獨秀拒絕了蔣介石的示好,他反而向延安共產黨發出申請,希望黨組織允許他回延安工作和生活。其實以他共產黨創始人和高級領導人的身份,就算直接回延安也是可以的。但因各種客觀原因,他的黨籍沒被黨組織保留,因此他和共產黨也就毫無干系了。
雖然如此,陳獨秀本身就是新文化和新思想的靈魂人物,他為祖國為黨做出的貢獻是無論如何不應該被磨滅的。延安黨中央也不希望這樣一位大人物投向國民黨的懷抱,不然會對共產黨造成負面影響。雖說他曾經犯過一些錯誤,但功過相減之下,陳獨秀功大于過。
不過毛主席卻讓陳獨秀接受三個條件后再來延安:第一他必須登報官宣自己已經放棄托派理論,同時也要對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進行承認!第二他要公開表示自己支持抗日,支持國共統一戰線的政策!第三他要以實際行動表示出自己對國共聯合抗日的立場!
陳獨秀對于第二個和第三個條件都沒有意見,他本來就支持抗日,但他無法接受第一個條件。他覺得自己壓根就沒有托派的概念,更沒有犯過錯,因此他拒絕了毛主席的提議。
不過站在毛主席的角度來說,陳獨秀本人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是巨大的。如果他無法放棄原本的思想認知,那他回歸黨內勢必會引起認知的海嘯,到時候就會影響到共產黨內部的思想統一和團結了。只能說毛主席也是從大局來考慮,很多時候一個組織內想法太多也不行!
不管怎么說,陳獨秀雖然晚年過得稍顯凄慘,但他始終堅持喚醒老百姓的決心以及勇于傳播新文化和新思想的行為,是值得我們欽佩和銘記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