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貴州茅臺酒年度全國經銷商聯誼會在貴陽召開,全國各省區經銷商近千人參會。
在此次會議上,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莉表示,在高基數、大體量下,茅臺酒預計將順利完成2024年初既定目標,營收、利潤保持兩位數增長,持續穩住了茅臺“基本盤”,夯實了“壓艙石”。
王莉的信心有充分的數據支持。2024年前三季度,貴州茅臺實現了1231.23億元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6.91%;凈利潤608.28億元,同比增長15.04%,完成全年15%的增長目標沒有懸念。
受國際國內的諸多因素影響,2024年,中國白酒行業面臨需求端的深度調整,但是,中國社會對茅臺的認同深入人心,茅臺酒的稀缺性獨特性,社交、收藏的屬性沒有改變,所以,對茅臺而言,市場需求仍然旺盛,沒有根本性改變,且會隨經濟好轉、國際化,進一步擴大。
不過,茅臺依然面臨挑戰。對此,王莉也有清醒的認識,她表示,宏觀上,經濟發展動能正在歷經轉換,這會帶來經濟發展的“陣痛期”;中觀上,前三季度上市酒企集體降速,白酒行業由高速轉“下行期”,必然會進入消化積累問題的“熵減”轉化階段;微觀上,茅臺酒自身也面臨周期調整,集中于需求側的挑戰比以往調整期更為復雜。
用到熵減這個詞,頗符合王莉食品工程的技術背景。所謂熵,即熱力學第二定律:在一個封閉系統內,熱量必然從高溫物體流向低溫物體,事物從有序走向混亂,這種轉變不可逆。杯子總會被打碎,小雞總會死亡,這也就是佛家所謂的成駐壞空。
但如果是一個開放系統,有外界輸入能量,系統就會得到負熵,系統就會熵減。這就像工人可以用陶瓷燒制杯子;雞蛋可以被孵化為小雞。
生命、企業、組織,都需要從外界獲得負熵,保持自己的熵減狀態。生物物種不斷從自然界中獲得能量、信息,也即獲得負熵,獲得新的基因,變得更強。組織則需要從市場獲得利潤,傾聽市場信息,選擇新策略,保持熵減,以獲得競爭力。
對茅臺而言,召開調研座談會,傾聽渠道商建議,獲得信息,是熵減;優化渠道結構,是熵減;調整核心品的投放量,是熵減;調整產品結構,增加差異化產品開發,是熵減。
而一系列熵減措施的目標,指向的是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持續做好客群轉型、場景轉型和服務轉型等“三個轉型”,不斷強化渠道協同、增強消費觸達、促進消費轉化,解決好“供需適配”問題。
解決供需適配,首先,是讓想買的人,更容易買。根據《貴州茅臺酒2025年市場政策解讀》顯示,2025年,茅臺將調整飛天53度500ml茅臺酒、珍品茅臺酒、飛天53度1000ml茅臺酒等產品投放量,進一步強化普茅大單品作為橄欖型產品矩陣“金字塔”底座的地位,激活終端消費動能,提升消費觸達率。
其次,是讓產品更加多元化,吸引更多的人更多的買。今年茅臺酒推出了龍年生肖酒、散花飛天、二十四節氣酒等一系列新品,開發750ml、700ml茅臺酒新品,“走進系列”產品,聯名文創產品。2025年還將發布蛇年生肖酒和笙樂飛天茅臺酒,進一步滿足終端多元化需求。
第三,是激發更多的人買,順應產業發展,去找到更多的客戶群體。2025年茅臺酒將進一步加大產品推廣、品牌宣傳力度,加大市場活動投入費用,培訓消費群體、推廣品牌。在傳統的房產、基建、金融等領域客戶的基礎上,將積極開拓包括新能源、生物科技和數字科技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新商務客群。在持續鞏固傳統聚會的基礎上,要圍繞“新商務”人群,打造符合所在行業、產業特點和人群偏好的宴飲場景。
完成這些措施的載體,就是銷售體系。
多年以來,茅臺一直高度重視渠道建設,積極構建了包括自營公司、i茅臺、大客戶、企業私域在內的自營體系,以及傳統經銷商、商超百貨、社會電商、專業連鎖、產業私域、酒店餐飲在內的社會經銷體系,形成“自營”+“社會”兩大體系互為補充,“4+6”渠道布局相互賦能的協同生態體系。
沒有一成不變的物種,自然界講的是適者生存。也沒有一成不變的銷售體系,市場中講的是適應時代發展,適配消費者需求。自然界的適者生存,靠的是被動接受自然選擇,優勝劣汰;理性主導的企業經驗,則需要主動去接受市場信息。信息也是一種負熵,從外界接受信息是生命體、組織獲取負熵的重要途徑。
2024年,茅臺加大市場調研力度,積極與市場各方溝通,管理層先后深入18個省區調研,多次組織召開各省、各渠道工作會。通過調研,茅臺管理層深刻認識到“供需不適配”的根本性問題。茅臺管理層認為,供需不適配,包括營銷策略與客群變化不適配、產品投放與市場需求的不適配、服務水平與消費者需求的不適配、渠道協同度與消費者觸達不適配四個方面。
所謂觸達消費中,包括心靈上的觸達,即占領消費者心智和實體上的觸達,即最終完成購買、配送、消費。當下網絡已經是觸達消費中的重要途徑,有人說,互聯網時代,“5000篇小紅書+3000條短視頻+2000篇知乎問答+直播帶貨=一個新品牌”。對于一些快速消費品新品牌可能的確如此,但對于茅臺這樣一個更厚重、更實體、消費場景由多人心智認同構成,而非單獨一人認可構成的傳統白酒產品而言,茅臺更需要實體的存在。
此前,茅臺管理層調研三亞、深圳、成都渠道建設后,在12月20日在成都茅臺酒年度全國酒店餐飲、產業私域、專業連鎖渠道調研座談會上表示,各渠道商要結合自身實際認真分析梳理,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創新方式方法,系統性抓好茅臺酒市場營銷工作,全面增強消費者觸達面,切實解決當前面臨的茅臺酒供需適配問題。
發揮渠道商的優勢,是一個好辦法。銷售公司對于茅臺2024年的業績起到了積極作用。2024年銷售公司累計發展團購客戶867家,企業類建檔客戶22890家,個人類建檔客戶12800余人。
銷售公司除了自身的銷售外,還承擔起線上i茅臺的線下終端配送服務,提升消費者的線上消費體驗。2024年,銷售公司累計為934萬余名消費者配送產品近1850萬瓶,“門到門配送”服務輻射覆蓋全國85%的區域,不斷增強茅臺酒終端與消費者的鏈接。
2024年,銷售公司累計開展品鑒會超8500場,分類開展主題推廣活動16場;全年完成驗收茅臺文化體驗館45家;成功舉辦茅友嘉年華11場,“韶華”主題活動50場。這也體現了銷售公司在接觸客戶方面的作用。
從更長時間跨度看,茅臺從1996年的行業排名第17名,到1998年的第8名,再到2001年的第2名,如今,茅臺已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白酒第一品牌。這當中品牌的積累,離不開經銷商的耕耘。
雖然茅臺的市場需求仍然旺盛,但居安思危,從更長期去看,不管是應對市場需求端可能的變化,還是針對行業銷售模式正在發生的變化,還是擴大潛在的消費群體,實體渠道、銷售公司都是茅臺拓展市場,擴大消費者觸達面的重要抓手。
正如茅臺管理層給出的定位,自營體系起到整體統籌平衡作用,社會經銷體系發揮市場深耕能力強、綜合流量大,消費者觸達面廣、轉化率高的優勢,相互錯位補位、協同發展。
從來沒有天降的品牌,茅臺品牌的建立,在消費者心智中的地位,是經銷商與茅臺共同努力的結果。如今,也需要茅臺和經銷商群體一道,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上下同欲、廠商同心”,堅持“同創共贏,守望相助”。這是茅臺的歷史與經驗,也是茅臺當下穿越周期,獲得發展的新辦法。
已開快捷轉載,歡迎轉載
已開過白名單的公眾號,轉載請遵循轉載規則
歡迎關注更多深度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