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火鍋,就吃烤匠”,最近有個叫烤匠的麻辣烤魚餐廳網上很火,從川渝一帶火到北京,火得突如其來,也火得十分從容。
于是很多人都非常好奇,現在干啥都內卷的市場環境,怎么還有這么火的餐飲品牌呢?網上各種說法都有,聽起來好像都有道理,但又總覺得不那么簡單。所以,我前面也花了不少時間認真去破解。
這家餐廳到底火到什么程度呢?
首先,排隊等位那叫一個壯觀,8到10小時起步,動輒超過2000桌在等著。這火爆的場景不僅頻繁登上全國熱搜,還引來了央視等媒體的關注和報道。根據大眾點評的數據,這個品牌在北京全城美食熱門榜上穩居第一,已經連續蟬聯榜首70多天了。
從9月下旬開業到現在,三個月過去了,熱度不但沒減,反而越燒越旺。日均排隊桌數直接翻倍,從1000桌飆升到了2000桌。吃這家烤魚,似乎成了年輕吃貨們朋友圈里的“社交貨幣”,也是網紅們社交媒體上的“流量密碼”。
而在這里每當排隊熱度達到頂點時,就會有黃牛黨出來攪局。為了打擊黃牛,這家店白天會關閉線上取號系統,要求顧客只能到店取號,并且每個手機號限取一個號。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路人牛”的出現,他們在小紅書、閑魚等平臺上公開售賣烤匠號碼牌,價格從30元到100元不等,最夸張的時候,一個號竟然被炒到了300元的“天價”。
針對這家店的爆火現象,來自各大自媒體平臺的許多博主都通過視頻或者圖文,爭先恐后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當然,現象級的熱點也從不缺腕級大佬們的參與。
戰略企劃槍手梳理了一下,大致上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產品策略,認為烤匠的烤魚口感是真的好,而且烤匠是聚焦主打一個單品;
第二,定位精準,洗N式地鐵廣告十年如一日的植入推廣,形成了強大的品牌效應;
第三,貼心的服務堪比海底撈,烤匠門口有服務員免費發雪糕,等位區還有一些玩具和娛樂設施;
第四,環境體驗感高級,宇宙星空主題的餐廳科幻感很強,年輕人總是能在這里發現驚喜,仿佛是在旅游景點打卡;
第五,文化氛圍也很上檔次,比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眾點評必吃榜等榮譽背書啥的;
第六,注重私域流量的運營,烤匠每開一個新店,都會進行私域的提前布局,使得它能開一家爆一家;
第七,只做直營不做加盟,保證了服務品質和管理的穩定發揮,等等。
說得似乎都沒毛病,但是你若零零散散聽下來的話,基本也還是一頭霧水,抓不住重點。
但是上面的一些媒體觀點雖然比較零散,總結下來也說明“烤匠”在該做的方面做的已經很全面了。你看,營銷1.0時代的4P理論,然后定位理論和傳播理論它也落實的很好,近幾年流行的什么“爆品戰略”“大單品策略”“私域運營”“體驗式營銷”“極致創新”“超級用戶思維”,它似乎也樣樣對點子上。
所以,“烤匠”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品牌專業化”比較強,于是我想創始人或者運營團隊的核心人物,大概率是有專業背景的。
果不其然,創始人冷艷君,這個川渝妹子中的女中豪杰,大學學的是設計專業,畢業后從事的是電視廣告行業。這樣一切就慢慢對得上號了,靠譜的很!
關于成功秘訣,別人的千言萬語也不如本人的三言兩語。用冷艷君自己的話說,秘訣就是“主打一個‘慢’和‘穩’,量力而行,找到品牌的根,跟顧客走得更近更近更近。”
冷艷君還認為,“餐飲創業,應該是生意與情懷的‘綜合體’,在遵循生意的本質與遵循餐飲的本質下,找一個涵蓋自身情懷或情感的平衡點。”
是啊,現在的生意人和創業者,要想做得更大,不能眼里只有賺錢賺錢,還應該有一些理想層面的東西,要從只滿足個人的賺錢欲望升級到滿足更多人的需求、解決社會的問題,這才是企業家的格局。不知道各位是怎么看的呢?
關注戰略企劃槍手說市場,漲知識聽有見地的觀點,老鐵們再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