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人口密集、高樓林立的現代化城市,對于野生動物來說就像是禁地般的存在,絕大多數的動物在城市里面都很難生存下去。在過去,隨著城市化的推進,整體上呈現出了“人進獸退”的趨勢。
但在漫長的與人類相處過程中,也有一些動物逐漸適應了城市的存在,并主動遷往城市生活,最終扎下根來,成了城市“新居民”。比如北美的郊狼、歐亞的小浣熊、上海的貉子。當然,還有深圳的“抓雞虎”。
抓雞虎即豹貓,盜食雞鴨本領高超
“抓雞虎”是老百姓們給豹貓起的諢名,顧名思義這種動物盜食雞鴨的本領十分高超,幾乎跟黃鼠狼不相上下,甚至某種意義上來說,豹貓對雞鴨的危害比黃鼠狼更甚。因為黃鼠狼每次偷雞基本上只叼走一兩只,而豹貓一旦闖入雞舍,往往是咬死一大片。
豹貓的適應能力很強,在林緣村寨也有不少。生活在這些地方的個體,就容易被村民所飼養的家禽所吸引,會趁著夜色偷偷溜進村,盜食雞鴨。
豹貓其實有很多稱呼,比如臺灣省等一些地方的人喜歡稱它為“石虎”,華北一帶的人喜歡稱它為“野貍子”。又因為它們身上長有豹子一樣的斑紋,形似我國古代的銅錢,所以也被稱為“錢貓”。
整體上看,豹貓跟家貓長得較為相似,大小也差不多。但跟家貓相比,豹貓的身形更加纖細,四肢更為修長,一看就是十分靈活的樣子。
深圳多次發現豹貓,來頭不小
不少文章在提到豹貓的時候,總喜歡用“罕見”來形容它們,但實際上豹貓真有那么罕見嗎?這倒不見得。在我國13種野生貓科動物里面,豹貓是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沒有之一。
它們的適應能力極強,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著龐大的健康種群。而且不僅僅是山林里面,就算是城市公園、濕地等一些城市綠化區域里面,也有豹貓存在。
深圳算得上是我國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作為經濟特區,高樓林立、人口稠密,按道理來說野生動物資源應該比較匱乏,但事實卻不然。
深圳的綠化做得不錯,眾多的城市公園、濕地為野生動物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家園。這些年來,人們已經多次在深圳華僑城濕地、塘朗山、楊梅坑、紅樹林公園等不同的地方,多次發現了豹貓的身影。
這些都是有確切影像資料證明的,但實際上人們遇見豹貓的情況可能會更多。因為它們的外形跟家貓實在是太過相似了,對這種生物不是很了解的市民,即便是遇見了,也大概率會將其當成是普通流浪貓看待。
毫無疑問,豹貓已經在深圳扎下根來了。當然,深圳在保護豹貓上面,做法也是可圈可點的,其中最為令人稱道的便是特意為豹貓修了一座橋。
豹貓來頭不小,深圳為它修了橋
在連接深圳大鵬新區和南澳的坪西公路上,可能不少司機都看到過一座被茂密植被覆蓋的天橋,好奇這是干什么用的。這其實就是一座供豹貓等野生動物行走的天橋,類似于加拿大班夫公園的野生動物橋,生物學上又將這類供野生動物使用的通道稱為“生態廊道”。
這座野生動物橋,北接排牙山,南連七娘山,將原本被道路分割為兩塊獨立的棲息地,重新連接了起來,對保護野生動物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有助于豹貓等野生動物種群交流的同時,也能有效降低動物造成的車禍。
當然豹貓也的確配得上深圳對它們的“寵愛”,畢竟它們來頭可不小,屬于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豹貓十分兇猛,在自然界,它們主要以各種鼠類、蛙類、小鳥等小動物為食。
在當下南方森林普遍缺乏捕食者的前提下,豹貓的存在對維持生態系統平衡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