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錢塘人沈全、施永,全都靠著捕捉青蛙謀生。宋徽宗政和元年,兩個人到本縣靈芝鄉,投靠鄉民李安家借宿。那個地方本來青蛙很多,以前沒人捕捉。沈、施兩個人來了以后,用盡所有的力氣和時間捕,然后再讓他們的兒子帶到城里販賣,所獲的利潤是平常的十倍。
有一天,施永回到李家,碰到一位老和尚敲門,對他說:“我們鄉的青蛙受到捕捉,是你們帶的頭,現在池塘所有的青蛙都沒了,如此殘害滅絕天生之物,將會招致報應的。從現在起,趕快改一行職業,還來得及贖罪,不然,后果我就不敢保證了。”老和尚叮囑了再三,施永并沒有悔改的意思。
和尚走了以后,沈全回來,施永把和尚的話告訴了沈。沈說:“野和尚怎么能干預我們的生意呢?假使我見了他,一定痛打他一頓,你卻放他走了嗎?”施說還可以追趕上,于是兩人就一起去追趕和尚,追了一里多,沒趕上。
沈便責怪施胡說八道欺騙自己,嘴里還不干不凈地謾罵。施不能忍受,與沈發生口角,兩人揪打起來。沈更怒了,就拿平常使用的剝青蛙皮的刀,刺向施,刺中了施的胸部,施當場死亡。
鄉里的保正抓住他,把他送交到縣里。山東東平的鞏庭筠當時是縣令,審訊他的案子。各種證據已經為人所信服,尋找老僧,老僧已經無影無蹤了。沈最終因為犯了殺人罪,斬首于市曹。
【原文】
錢塘民沈全、施永,皆以捕蛙為業。政和六年,往本邑靈芝鄉,投里民李安家寓止。彼處固多蛙,前此無人采捕。沈施既至,窮日力取之,令兒曹挈入城販鬻,所獲視常時十倍。
一日,施先歸李館,逢老僧扣門謂曰:“吾鄉群蛙之受釣,發端自汝。今洿潴所產,萬計皆空,暴殄天物如此,將招業報。速從此改業,尚堪贖過,不然非吾所知。”申戒再三,施永無悛改意。
僧去而沈來,具以告。沈曰:“野和尚如何敢預我經紀事?使我見,當與痛打一頓,汝卻縱使去也?”施言尚可追及,乃相率而逐之。行一里許,無所值,責其妄語紿己,咄咄謾罵。
施不能堪,與爭斗。沈益怒,就取常用剝蛙刀刺之,中脅即死。保正擒送縣,東平鞏庭筠,時為邑宰,鞫其獄。眾證既乎,物色老僧,杳不可得。沈竟坐殺人,尸于市。
選自(宋)洪邁《夷堅志》。
【簡評】
應該承認,佛教宣揚“不殺生”,對保護生存環境是有積極意義的。今天,我們隨便到哪個菜市場上去轉轉,就會深深感到:我們仍需要故事中這樣的老和尚。
未完待續……
本系列是從浩繁的文獻中精心選編出來的宗教小品故事。
本號是一個傳播優秀文學傳承傳統文化的平臺。閱讀是一件重要的小事,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