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機里形形色色的App越來越多、應用范圍越來越廣,為我們提供了社交、出行、購物、娛樂、工作、游戲等全方位的服務。同時,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知名廠商App的品牌和數據價值,仿冒出各種五花八門的山寨App。
就在前不久,山東省濟南市的小劉在“網上沖浪”時,手誤點擊了一條彈窗廣告,發現了一個宣稱“發放購物優惠券”的“購物App”,在“9.9包郵”、“1元秒殺”等消息的瘋狂推送下,他對這款軟件產生了興趣。
小劉發現,這款App的logo、名字和某購物平臺極其相似,頁面設計更是一模一樣,在下載頁上,類似“靠譜,真的實惠”、“值得推廣,幫我省了不少錢”這樣的好評數不勝數。經過一系列的“對比鑒定”,小劉放心地下載了這款軟件,并在上面購買了不少物品。
然而,就在小劉坐等收貨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產品已經下架不見了,客服也聯系不上,小劉這才發現,自己上當了,不僅損失了貨款,還每天接到各類推銷短信和騷擾電話。
近年來,類似這樣的事件在全國各地屢見不鮮,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反詐工作組人員的描述,目前仿冒APP越來越猖獗,不少消費者深受其害。反詐組人員分析說,仿冒App迷惑用戶的套路大概分為兩類,一種是追求1:1的高仿,使用與正版相同或者是高度相似的圖標或者名稱,人們很難分辨。另外一類則是通過虛構出某App的國際版、特價版,掩蓋與正版App的差異,降低用戶的警惕性。
據了解,這些山寨App往往通過廣撒網的形式提高安裝率、保留率,同時想盡辦法規避監管。一般仿冒App不會在正規應用商店上架,通常沒有經過安全合規審核,存在過度采集個人信息、違規獲取手機權限等風險。
為此,普融花特別提示廣大消費者,一旦我們不小心下載了山寨APP,自己的個人信息將可能會被騙子非法利用。此外,有的山寨APP還會通過植入病毒,偷用受害者的手機流量或者盜打電話,甚至可能會盜取受害者的動態驗證碼以及賬戶信息,偷偷操控手機上的交易賬戶,使人們面臨錢財損失的巨大風險。
普融花提醒,為了讓更多消費者遠離山寨APP的危害,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一定要選擇正規渠道下載手機應用,如官網或者是手機系統中的應用商店;
第二,在注冊和使用App的時候,要認真閱讀服務條款和授權協議,防止對于一些敏感數據,如像位置、相冊、通訊錄等訪問授權,要謹慎給予權限。
第三,對于網絡上一些秒殺、特價信息,更要謹慎對待,巨大的誘惑背后,往往隱藏著更大的陷阱!
最后,普融花再次溫馨提醒大家,為了共同維護網絡安全并遠離詐騙陷阱,請在正規渠道下載并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