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4年3月底的一天,大概是凌晨3點到4點的樣子,我接到了我表弟的電話,說我三姑媽去世了。
當時,我腦子里的第一反應是,怎么會這么突然?她之前不是還好好的嗎?
在我三姑媽去世的半年前,我在我娘家見過她。那會兒,她的身體狀況還不錯,跟正常人無異,這是我看到的,和觀察到的情況。
再次聽到她的消息,是她住進廣州某三甲醫院的ICU時。那時的她,已經不能說話,不能進食了,靠輸營養液度日。
得知這個情況后,我和我媽,我弟商量,約一個合適的時間去醫院看看她。作為娘家人,這個時候必須在場。
我表弟說,檢查結果沒出來,等結果出來了,我們再去。
我們等到的不是結果,是她要回老家的消息。醫生說,她的狀況不太好,建議趕緊帶回老家,就怕她撐不到那個時候。
從廣州到我老家,接近1200公里的距離,路程挺遠的。
她撐到了老家,到家后,又撐了幾天。
最后一面,我們沒見到,但我們趕回去,送了她最后一程。
02
最近10年,我跟我三姑媽已經沒有來往和走動了。因為種種原因,我們的關系變得很疏離。偶爾在某個親戚家遇到,言語上打個招呼即可,不會有太交心的交流。
在送別她的過程中,我想到的,都是她的種種好,而不是埋怨她,怎么會變成如今這副模樣。
我想起我小時候,去她家里玩,她家有什么好吃的,她自己舍不得吃的,都做給我們吃。
她做得一手好菜,我非常喜歡吃她做的菜,至今都有點兒懷念那個味道。
她生了兩個兒子,家族里,只有我和我的一個表姐,兩個女孩。她常說,等我結婚了,她要把我當女兒走動,要常來往。
她沒有女兒,她要把我當女兒,并時常提醒我,不要遠嫁,就嫁在附近。
基于此,她和我姑父一手促成了我和我老公的相親、結婚。也因此,有了我現在的幸福家庭。
在她沒去世之前,我對她是有怨言的,她怎么那么執拗,陷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來。和她周圍的每一個人都搞不好關系,總有很多不滿。
她走了之后,我反而替她感到不值,節省了一輩子,一輩子舍不得為自己花錢。
知道自己家里窮,想盡各種辦法開源和節省開支。像螞蟻搬家一樣,一點一點挪動,才促成了現在不錯的家境。
自己沒來得及享受到,生命已終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人啊,該享受的時候就享受,不要苛待自己。適當地享受一下生活,疼愛一下自己,才有力氣和能量更好地往前走。
03
這些年,我陸陸續續地送別了好幾位親人。
我爸這邊的,我二姑媽,我爸,我三姑媽。我媽這邊的,我姨媽,我大舅,我大舅媽。
面對親人們的離世,我有過短暫地悲傷、感慨、惋惜,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情緒逐漸淡去。
唯獨我爸的去世,我在悲傷中沉浸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用上了心理咨詢,才讓我的情緒有所緩解。
但凡爸媽的年齡過了50、60歲,他們的養老問題怎么處理,是子女們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
在我的預想里,我爸至少得活個7、80歲,因為他身體好得很,沒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但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他的生命終止在59歲。
這與我預想的,相差太多。
我以為我會有很多時間與他相處,我以為未來還很長,跟他有關的事情,能推遲就推遲,能將就就將就。
從來沒想過,時間是有限制的。不能老想著,等某一天再去做,而是要馬上去做,立即行動。
04
從我爸去世,到他的葬禮結束,我的情緒一直比較平靜,沒什么大的波動。
等一切結束,我整個人像是才緩過神兒來,遲來的悲傷情緒幾乎把我淹沒。
我確認了一個事實,我成了一個沒有爸爸的孩子,在我36歲的時候。
頓時,悲從心中來。
我不能聽到或是看到,爸爸或是父親這兩個詞語,不能提到跟我爸這個人有關的事情。不然,眼淚會情不自禁地從眼角流出來,像是開關壞了的水龍頭一樣,里面的水,肆意、自由、歡快地奔騰著。相互嬉戲著,打鬧著,你追我趕著。
我從來不知道,我對我爸的感情那么深,深到我自己無法想象的程度。
我知道這樣的情緒不對,可我改變不了,不知道怎么去改。我想收起悲傷,可我做不到,就像是剎車失靈一樣,根本不由我控制。
那個時間段,我報了一個課程,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了解到我的情況后,主動提出可以給我做情緒疏導。
以前我覺得心理咨詢,或是做心理咨詢于我來說,是一件非常遙遠的事情,我永遠不可能去做這個。
事實是,我的的確確去做了,情緒確實得到了緩解。
老師說,每當想起爸爸的時候,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想哭就哭,讓它盡情流淌,盡情釋放。
她還教了我一套話術,想爸爸的時候,就對自己說,爸爸,我尊重你的命運,也請你祝福我,我要過好我自己的日子。
05
直到今年,我爸去世滿一年時,當我在朋友圈將這句話打出來時,我才覺得壓在心口的大石消失了。
慢慢地,我發現,我的情緒沒有以前那么激烈了。即使有,但級別明顯降低了。
現在,我最看不得那些生死離別的新聞,悲傷的情緒會馬上涌上來。所以,我盡量屏蔽掉這些消息。
前幾天,看到一個公眾號作者寫她冬至去給爺爺上墳的事兒。
我看到這篇文章時,不知道啟動了我的哪個情緒按鈕,我的眼眶突然就濕潤了,眼淚不停地打著轉。
我接受這樣傷心的自己,脆弱的自己,我接受我為我爸悲傷的事實,我接受我的悲傷情緒,還沒完全消化掉的實情,我接受這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在心里告訴自己,不必驚慌,不必詫異。尊重它,愛護它,敢于直面它。
2024年,我學會了允許一切發生的自在,接納一切發生的可能性。這是我心態上的轉變,也是我的成長和蛻變。
2024,謝謝你,也謝謝這一年的自己。
再見2024,過去已去,謝謝你這一年的陪伴與同行。我將攜手2025,一起奔赴山海,共創精彩。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