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
12月6—8日,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2024年學術年會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本次大會以“創新驅動、智能救援,推動災難醫學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來自國內外災難醫學、應急救援醫學、急診醫學、重癥醫學等專業領域的醫護、教育、科研、管理人員共聚一堂,交流和分享了災難醫學救援經驗,研討和展示了本領域的最新成果和進展,共同探討和展望了災難醫學的未來發展。
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劉中民教授回顧了我國災難醫學的發展歷程,并對未來災難醫學的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他指出,近年來,災難醫學領域的科研成果豐碩,智能化救援技術逐漸成為提高應急響應能力、減少災難傷亡的關鍵因素。他強調,創新與智能技術的結合,必將在災難醫學領域實現突破性進展。
專家共識發布:引領災難醫學新時代
《城市特大暴雨水災緊急醫學救援專家共識》提出了城市水災醫療應急管理系統建立、傷員檢傷與救治、災后康復與流行病防治等關鍵措施。
《嚴重創傷患者緊急救治血液保障模式與輸血策略中國專家共識》提出了科學的血液保障和輸血管理框架,明確了院前及院內血液供應的緊急調配機制。
《水上救援專家共識》創新性地提出了水上-陸地-空中一體化救援理念,結合多學科,構建高效多領域協同救援體系,為水域環境下的一體化高效救援提供了理論支持與實踐指南。
《災難性心臟驟停心肺復蘇專家共識》遵循“三預”方針、“三化”方法、“三生”方略的心肺復蘇原則,構建了心臟驟停心肺復蘇“生存環”全周期生命支持體系。
《2024中國韌性城市院前心臟猝死防護救治體系建設藍皮書》針對韌性城市院前心臟猝死防護救治培訓的薄弱環節,形成了韌性醫院韌性城市院前心臟猝死防護救治體系。
《河南省院外心跳驟停團隊救治臨床路徑》明確了院外心臟驟停的緊急救治路徑和醫療團隊在急救過程中角色的精準劃分與協同配合。
大會報告:創新驅動,聚焦前沿研究與技術應用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中心白巖松以視頻的方式,向與會人員呈現了主題為“醫學人文”的大會報告,深入剖析了醫學人文在災難醫學中的獨特作用,強調醫學不僅是技術的展現,更是關懷、責任與情感的升華。
劉中民教授以“韌性城市和韌性醫院建設”為題,提出了如何從城市規劃和醫院建設兩方面強化災后恢復能力,提升面對極端災難事件時的抗壓能力。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姜勇教授進行了“膿毒癥精準治療的理論和技術探索”的報告,剖析了膿毒癥的發生機制及其復雜性,并指出基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的智能決策支持系統將在膿毒癥救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天津大學應急醫學研究院侯世科教授帶來了題為“衛生應急裝備體系建設探討”的大會報告,他從裝備體系的角度,詳細闡述了災難應急裝備的研發、標準化以及智能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未來裝備體系建設的方向。
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天津大學應急醫學研究院樊毫軍教授圍繞“地震災害現場急危重癥傷員診治關鍵技術裝備研究”,講解了震后現場傷員急救的核心技術,展示了新型救治設備的創新設計。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第十屆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秘書長王立祥教授進行了以“中國心肺復蘇生存環理論與實踐”為題的報告,從心肺復蘇的基礎理論出發,結合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系統闡述了心肺復蘇在災難救援中的應用及其技術革新。
分會場:學術交流,推動災難醫學高質量發展
始于災前分會場會議內容聚焦災難預防與應急準備,探討了災難發生時如何迅速、高效地調動醫療資源與應急人員,提升社會整體應急處理能力。
重于災中分會場會議內容聚焦災難發生后的緊急救援與現場醫療管理。專家們分享了在不同災難背景下的現場應急醫學反應經驗,并提出了如何通過智能醫療技術、機器人救援與無人機配送等新興技術提升災中救援的效率。
延于災后分會場專家們分析了災后常見的健康問題,探討了如何通過多學科合作、遠程醫療和移動醫療技術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務,幫助災后重建的民眾恢復身體與心理健康。
河南分會場圍繞災難醫學的前沿理論與實踐,與會專家深入探討了河南在災難應急響應、醫療資源配置及災后重建中的優勢與經驗,重點關注了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災難救援體系構建、區域協同應急機制的優化等方面內容。
青年論壇分會場會議內容聚焦青年學者在災難醫學中的創新實踐與理論貢獻,通過青年學者在災難醫學中的獨特視角與研究成果,彰顯了青年力量在推動災難醫學領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論文展示:創新成果競相綻放
本次學術年會舉辦了論文展示,涵蓋災難救治新技術、救援組織管理、特殊護理技術及極端條件下的救援技術與管理等內容,共收到108篇投稿,期待未來有更多研究成果涌現,為災難醫學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大會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主辦,河南省醫學會、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承辦,設立了1個主會場和5個分會場,共計103個專題講座,內容涵蓋了災難管理、創傷救治與重癥監護、災難護理與公共衛生、裝備與技術的研發、人工智能在災難中的應用、災難急救中的人文關懷以及國家新發診療方案解讀、抗菌藥物臨床研究新進展等。
(供稿: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