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常寧市羅橋鎮的大楓樹村,一股充滿生機的新風尚正在悄然興起。這里的鄉村景象正經歷著從傳統農業到現代鄉村經濟的蝶變,而推動這一變革的正是“庭院+”經濟。通過將庭院與鄉土文化、旅游、互聯網經濟深度融合,村民們不僅改善了生活環境,還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的新動能。
傳統庭院演繹鄉村新風貌
走進大楓樹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綠意盎然的庭院,屋舍儼然、環境優美。特別是在村中的“后山院子”,一片精心打造的花園式庭院內,游客們或悠閑地喝茶,或三五成群地聊天,或在綠意盎然的草地上搭起帳篷,享受著陽光、清風與寧靜。這里的每一個細節,都在傳遞著“回歸自然,享受鄉村”的生活理念。
這些充滿詩意的景象離不開一位80后青年曾利平的努力。2022年,曾利平回鄉創業,憑借著自己對家鄉自然環境的熱愛與獨到的設計理念,他投入60萬元建設了“后山院子”等一系列美麗庭院項目,并通過短視頻平臺“鄉野平哥”,將大楓樹村的山水田園之美分享給全國觀眾。自此,大楓樹村的旅游和庭院經濟迎來了蓬勃發展。
“我們現在每天接待60余名游客,接下來的計劃是擴大經營場地,增加更多的民宿、采摘等服務,進一步提升游客的體驗感,同時也帶動村民就業增收?!痹秸f道。在這里,游客可以盡情享受悠閑的田園時光,也可以參與一系列豐富的休閑活動,如露營、燒烤、聽音樂等。
"網紅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除了“后山院子”,村里另一處知名的“貓叔的院子”也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嶄露頭角。通過打造美麗庭院與“網紅經濟”結合的模式,這里吸引了大量游客紛至沓來。特別是在社交平臺上,“貓叔的院子”積累了百萬粉絲,成為了大楓樹村旅游的新名片。
通過網絡平臺的宣傳與口碑傳播,大楓樹村不僅提升了知名度,也進一步推動了當地的民宿、餐飲等服務業的發展。同時,村里還因地制宜種植了200余棵楓樹,并利用其豐富的自然景觀,打造了一個別具特色的旅游景點。隨著游客的不斷涌入,村里不僅收獲了經濟效益,還增強了集體經濟的活力,進一步推動了鄉村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基礎設施改善帶動鄉村環境提升
在“庭院+”經濟的推動下,大楓樹村的基礎設施得到了顯著改善。過去的土路已經被寬敞的水泥路代替,村里的墻面也進行了美化,尤其是結合本土文化打造的文化墻與文化園,成為了村莊的新亮點。文化墻上,刻畫了孝、忠、信等鄉約民規和耕讀文化,不僅美化了環境,還弘揚了傳統文化。
此外,村中的“楓樹大道”兩旁綠樹成蔭,每年春秋季節,游客們在這里漫步,享受自然與文化的雙重洗禮。隨著人居環境的不斷提升,村民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庭院經濟”助力集體經濟增長
截至2024年,大楓樹村的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到了17萬元,同比增長了50%。這一增長不僅體現在旅游和“庭院+”經濟的發展上,還得益于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與產業結構的調整。
村民們紛紛表示,隨著“庭院經濟”的崛起,生活質量大大提高,鄉村的美麗和活力也讓大家重新審視了家鄉的未來?!艾F在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了,路寬了,墻美了,庭院也變得漂亮,大家的心情也好了,感覺生活越來越有希望?!币晃淮迕裥χf。
展望未來:鄉村振興的可持續路徑
隨著“庭院經濟”模式的成功實踐,大楓樹村正在朝著更加繁榮的未來邁進。曾利平表示,接下來將繼續深化旅游和農業的結合,通過創新服務內容,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資者,同時帶動更多村民共同參與這一發展模式,實現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
“鄉村振興,關鍵在于人的振興?!彼麖娬{,鄉村振興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提升,更是文化、社會、生態等多方面的綜合振興。通過“庭院+”經濟的不斷發展,大楓樹村正在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振興之路,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
總的來說,大楓樹村的“庭院+”經濟為湖南常寧市羅橋鎮的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新動能,也為全國其他鄉村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啟示。在這片美麗的鄉村土地上,村民們通過創新發展與合作共贏,正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