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新風口:
『一部短劇認識一座城』
圖片
在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時代
文旅微短劇作為新興的宣推形式
以超乎想象的能量
為地方經濟注入蓬勃活力
01
文旅爆火背后
微短劇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2024年1月,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關于開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的通知》,提出了文旅微短劇創作的八大方向,即鄉村振興、歷史文化名城與重大考古工程、傳統文化與非遺文化、文物新內涵、家國情懷、中國力量、城市文明、生態文明,為文旅短劇的創作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微短劇賦能文旅在推動地方文化與旅游發展的積極作用,已得到了充分的實踐印證。這種跨界融合的方式,顯著增強了相關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影響力。
如今文旅微短劇的火熱發展,更是讓文化與旅游消費之間達成了更為廣泛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圖片
紹興文旅短劇《穿越千年,尋路古城》劇集與同系列活動的全網閱讀量超過1500萬人次,點贊量超過8萬,1號線的客流量不斷攀升,當年國慶節最高單日客流量達16.24萬人次。
《咸亨印象》以紹興百年老字號咸亨酒店為創作背景,結合了一些本地特色景點,有趣呈現了酒店的更新歷程。播出后,國慶假期首日,咸亨酒店營收突破百萬元大關,進店吃飯的顧客破1萬人次。
2024年國慶,紹興越城區A級景區累計接待游客69.8萬人次,同比增長9.58%。
圖片
《龜城之永泰幻境》作為第四批 “跟著微短劇去旅行” 的推薦作品,以甘肅白銀的永泰古城為背景,讓更多人認識了白銀的文化和歷史,吸引游客前往白銀旅游,帶動當地文旅產業發展,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微短劇傳播范圍廣、速度快,能在短時間內讓原本小眾、不為人知的文旅目的地被大量觀眾知曉。比如《我的歸途有風》讓樂山的文旅資源得到廣泛關注。
此外,微短劇能通過生動的劇情和情感共鳴激發觀眾的旅游欲望。與傳統宣傳片不同,微短劇將文旅元素自然融入故事中,觀眾在被劇情吸引的同時,也對劇中的取景地產生向往。
像《客官請上座》以黃酒小鎮為背景,把 “被迫上班”“大齡催婚” 等熱點話題融入劇情,讓觀眾產生共鳴的同時,也對黃酒小鎮心生向往。
微短劇為文旅宣傳提供了一種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的全新宣傳方式。微短劇能快速適應市場變化和觀眾需求,各地可根據自身文旅特色打造獨特的宣傳短劇。
圖片
02
市場選擇之下
為什么橫屏短劇更佳?
視覺效果更佳
橫屏視野廣闊,畫幅比例更接近人眼的自然視野范圍。畫面能容納更多的場景元素,讓觀眾感受到場景的全貌和氣勢。比如廣袤的草原、綿延的山脈,或者宏大的古鎮、宮殿等。
橫屏畫面在構圖上更加靈活多樣,可運用多種構圖方法,使畫面更具美感和視覺沖擊力。同時,橫屏能更好地處理前景、中景和背景的關系,營造出層次感和縱深感,讓觀眾有更強的視覺代入感。
內容呈現更優
文旅短劇常需要講述與地方文化、歷史、人物相關的故事,橫屏能提供更充裕的敘事空間。可同時展示多個元素和線索,采用多線敘事結構,使劇情更加豐富。
文旅短劇中涉及到對文化景點、歷史文物、傳統技藝等的介紹,橫屏能夠完整地展示這些內容的細節和全貌。
如古代建筑中,橫屏可以將建筑的外觀、內部結構、裝飾細節等一一呈現,讓觀眾更清晰地了解建筑的特點和文化內涵。
適配多種平臺與場景
橫屏短劇在不同設備和平臺之間的兼容性更好,天然適合在電視、電腦等大屏幕上播放,這使得文旅短劇能夠通過傳統的電視媒體以及網絡視頻平臺進行廣泛傳播,覆蓋更廣泛的受眾群體。
在旅游景區的宣傳展示廳、游客中心等場所,橫屏短劇也能通過大屏幕播放,為游客提供更好的觀賞體驗。
圖片
03
文旅局與短劇制作方合作過程中
如何保障短劇的文化準確性?
組建專業顧問團隊
文旅局可召集包括歷史學家、民俗學家、文化研究學者等在內的專家團隊。這些專家可以在短劇的策劃階段就介入,對劇本內容進行審核,確保所涉及的歷史事件、人物形象、傳統習俗等方面符合真實的文化背景。
對于包含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的短劇,邀請非遺傳承人作為顧問是非常必要的。他們可以親自示范非遺技藝的操作流程,指導演員的表演動作和臺詞表述,確保非遺文化在短劇中得到原汁原味的呈現。
開展文化培訓
文旅局為短劇制作團隊安排文化培訓,包括導演、編劇、演員以及幕后工作人員。培訓內容涵蓋當地的歷史文化脈絡、民俗文化特點、宗教信仰禁忌等各個方面。
通過培訓,讓制作團隊對當地文化有一個全面、深入的理解,以便在創作和拍攝過程中自覺地維護文化準確性。
對于直接接觸文化內容創作和展示的關鍵崗位人員,如編劇和演員,進行針對性的強化培訓。編劇需要準確把握文化背景下的人物性格和情節邏輯,演員則要通過學習理解角色在文化環境中的行為方式和情感表達。
圖片
實地考察與文化體驗
制作團隊深入當地的文化場所、歷史遺跡、民俗村落等地進行實地考察。讓制作人員親身感受當地的文化氛圍,與當地居民交流互動,了解文化的傳承現狀和實際應用場景。
這種實地體驗能夠使他們在創作中更加真實地呈現當地文化。比如,在制作一部以古鎮旅游為主題的短劇時,制作團隊深入古鎮,了解古鎮的建筑風格、傳統節慶活動等實際情況。
制作團隊可參與到當地的文化體驗活動,如傳統節日慶祝、民間手工藝制作體驗等。通過親身體驗,他們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文化內涵,并且將這種體驗融入到短劇創作中,使觀眾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例如,制作團隊參與當地的春節廟會活動,感受其中的民俗表演、傳統美食等元素,然后在短劇中更生動地展現這些內容。
圖片
成功的橫屏文旅短劇已然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它們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八方游客,盤活了當地的文旅資源,帶動眾多產業協同發展。
未來,隨著更多優質橫屏文旅短劇的涌現,相信會有更多地方借此東風,書寫經濟騰飛的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