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康有鵬
2000年6月,團首長在長安炮里鄉高炮預設陣地進行防空演練
高炮第四團組建二十周年紀(六首)
【編者按】在新時期軍改前夕,恰逢陜西陸軍預備役高炮師第四團組建20周年。曾在該團隊工作過的老領導、老戰友,組織了重返軍營回訪活動。通過參觀團史、座談交流、追憶團隊成長歷程,展現了老兵們對新時期軍隊建設的關注,增進、加深了濃濃的戰友情誼。2020年以后,該團建制撤銷,遂并入中國陸軍序列。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謹以此文獻給把青春熱血汗水奉獻給軍隊建設的戰友們!正所謂:
古城衛士,躍進千里,賀蘭山下安營扎寨;
后備勁旅,鏖戰三伏,戈壁灘上巧練精兵。
【題 記】公元1998年,農歷戊寅年,亦稱虎年。古城西安誕生了一支城市要地防空部隊——陜西陸軍預備役高射炮兵師第四團。這支部隊,是在黨中央作出裁軍50萬戰略決策的大背景下,為適應我軍體制編制調整改革需要、為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新組建的團隊,主要擔負西安要地防空任務,預編在長安、雁塔和藍田區。
組建20年來,在陜西省軍區、高炮師黨委和西安市長安、雁塔和藍田區委領導下,團隊歷經初創組建、建設發展,已邁入全盛時期。在班子建設、教育管理、戰備訓練、人才儲備、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和榮譽。這些奮斗成就,凝聚著每一位現役、預任官兵的心血與汗水。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后,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黨和國家以及軍隊建設指明了方向。高炮四團組建20周年之際,曾經在團隊工作過的老領導、老戰友發起的這次歸團回訪活動,其鮮明主題便是“同圓強軍夢,喜看長安勁旅雄風今猶在;共聚秦嶺下,重溫艱苦創業戰友情義長”。
撫今追昔,心潮激蕩、感慨萬千,遂賦詩傳頌以紀之。
千年逢盛世,風云暫趨緩。
偉哉大中華,裁軍五十萬。
巨龍欲騰飛,豈能留遺患?
加強后備軍,方有我四團。
炮團成立大會在主席臺就座的部分領導
一
歷屬戊寅虎,一九九八年。
古城新衛士,長安勁旅建。
首批報到者,僅有十八員。①
來自各部隊,均為初次見。
既無辦公地,又缺運轉款。
工作千頭緒,倍覺創業難。
黨委一班人,坦而陳己見。
凝聚精氣神,計策人人獻。
理清新思路,找準突破點。
教育重學習,班子精組建。
建章促立制,作風強體現。
1999年高炮四團首任班子成員在臨時租住的辦公樓前合影
二
選定辦公地,長興把家安。②
山水不在高,有龍亦有仙。
整組長安地,雁塔科技園。
編纂小冊子,報辟宣傳欄。
晚上學政策,白天搞調研。
廠礦帶院所,鄉鎮入農田。
耐心做工作,促膝把心談。
雖是營連長,交通實為難。
出訪乘公交,徒步尋常見。
名為團首長,出行亦顯艱。
有輛吉普車,破舊已不堪。
趴窩長安街,引來眾人觀。
軍官推壞車,似移愚公山。
三
組建營連部,即把兵員編。
抓緊練精兵,方隊迎檢驗。
預任軍官編,首批授軍街。
個個英姿現,理想高于天。
立團舉盛會,消息遍長安。③
從此古城地,勁旅防敵犯。
身處太平世,忱戈待旦現。
勘察預設地,方案多推演,
五七雙三七,基地必訓練。
酷暑加烈日,誰人有怨言!
抓隊伍骨干,先練兵訓官。
思天下大局,憂國家危安。
1999年團首長機關干部和營連長及部分戰士合影
四
歲月不待人,星移又斗轉。
團立在虎年,虎虎生威嚴。
奔跑于兔年,你追我來趕。
迎來千禧龍,開創新紀元。
赴東南沿海,學先進理念。④
抓基礎設施,強重點營連。
重發展奠基,為團部選點。
一流團隊建,思想須領先。
過硬本領練,強軍必備戰。
令人最難忘,二零零二年。
數萬精兵聚,古峽實戰演。⑤
軍列隆隆響,躍進千里遠。
營寨扎戈壁,齊聚賀蘭山。
勁旅各爭雄,鏖戰三伏天。
雖為后備軍,演練勇爭先。
賀蘭山下炮兵演練預設陣地
五
精誠所為至,金石以為開。
黨委稱先進,軍區樹典范。⑥
團長并政委,一對好主官。
帶出一班人,素質優良現。
還有好兄弟,個個都精干。
團隊風氣正,人才多涌現。⑦
雙重受領導,優勢處處顯。
不忘黨培養,恩情記心間。
在長安炮里鄉高炮預設陣地野餐
六
歲月不待人,光陰離弦箭。
曾經老戰友,征馬紛卸鞍。
聚首秦嶺下,戰友再相見。
艱苦創業憶,強軍新篇贊。
聽舵手領航,任風云變幻。
兵精民福佑,軍強國自安。
盼我中華龍,騰飛沖云天。
團黨委開會研究演練展開應注意的問題
長安區常務副區長兼副團長李映昭、雁塔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兼團副參謀長劉崇利,帶慰問團到演練場慰問參演官兵
長安區副區長李映昭、雁塔區人大常委會劉崇利帶隊慰問參演官兵
慰問團領導同志觀看高炮打拖靶實彈射擊
團長胡東峰與師指揮組研究部隊回撤方案
【注釋】
① 高炮四團新組建后,從蘭州軍區所屬6個單位首批來團報到的干部,時稱“18棵青松”(引用義來自京劇交響音樂《沙家浜》第四段《堅持》中的唱詞“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蒼穹。八千里風暴吹不倒,九千個雷霆也難轟。烈日噴炎曬不死,嚴寒冰雪郁郁蔥蔥。那青松,逢災受難、經磨歷劫、傷痕累累、瘢跡重重。更顯得,枝如鐵、干如銅,蓬勃旺盛、倔強崢嶸。崇高品德人稱頌,俺十八個傷病員,要成為十八棵青松!”
② 團隊新組建時沒有營房,團部辦公臨時租住在西安市長安區“長興公司”一棟單面三層舊樓房。
③ 1999年,高炮四團成立大會和首批預任軍官授銜大會在西安市長安區召開。
④ 2001年5月,軍地領導組織高炮四團部分干部戰士赴上海市、廣東省等地,參觀學習東南沿海預備役部隊建設先進經驗。上圖為高炮四團、人武部和長安區領導組成聯合考察團,在上海預備役師參觀學習,并參觀上海中共一大舊址
⑤ 2002年7月,作為蘭州軍區唯一預備役團隊,高炮四團參加軍區在寧夏青銅峽訓練基地組織開展的“西部防空—02”實戰演習。上圖為高炮四團首長機關帶師各團組建的高炮連隊,參加蘭州軍區“西部防空—02演習”歡送大會;高炮四團政委康有鵬在大會上講話;參演部隊正在向輸送專列裝載武器裝備。
⑥ 團隊組建后,曾受到蘭州軍區表彰,被陜西省軍區、高炮師多次評選為先進團黨委、軍事訓練先進單位等;有31名干部被提拔為團級以上崗位領導,轉業地方工作后有20余位擔任縣處以上領導;團長胡東峰、政委康有鵬連續三年被陜西省軍區評為“一對好主官”,二人分別榮立三等功一次。
本刊獨家原創 抄襲剽竊必究
高炮師政治部主任郝利生為部隊送行,與康有鵬合影
作者康有鵬陜西省亁縣人,1958年4月出生,1976年12月入伍,歷任寧夏軍區獨立師第一團一營二連戰士、文書,團政治處書記、師政治部干部科干事,寧夏軍區政治部干部處干事、寧夏軍區黨委秘書,寧夏黨校學員,寧夏軍區政治部組織處正營職干事,陜西省軍區政治部組織處正營職、副團職干事,陜西陸軍預備役高炮師四團政委,陜西省軍區西北一路、興慶公園干休所正處級政委,漢中干休所副局級政委。2016年6月退休。
原文編輯:曹益民 趙蘇平 鞏天寶
本文編輯:徐建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