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州花地灣地鐵站因其獨特的造型,在互聯網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整體呈“上圓下方”的斜圓柱體外觀,邊沿突出,乍一看,是不是有點像……
地鐵口的造型還是更適合“出入平安”這類寓意的造型,最不濟采用個中性一些的保底方案,起碼不犯錯,而且也大眾都能接受。
也難怪網友們爭議聲很大,這樣的造型設計用在地鐵出入口這類公共交通的地方,確實有待商榷。
不過從航拍圖來看,有網友認為更像是小龍蝦或者是三文魚的造型。
只是群眾平日出行每天看到的并不是航拍圖,而是正面圖,所以直觀感受才是最具有參考價值的,對吧?
隨后官方給出解釋:設計靈感其實來源于木棉花花瓣,但由于兩個側板未安裝,施工過程中存在色差問題,導致外觀看起來像“棺材”。
可能有些人對于木棉花不太了解,我找了幾張圖片大家看看:
不得不說木棉花確實很漂亮。
只是若是硬要說受爭議的花地灣地鐵站造型靈感來源于木棉花花瓣的話,多少有點替木棉花委屈!
尤其是在四周突出外沿襯托下,更是跟木棉花花瓣創意顯得格格不入。
再來看看網友們的銳評:
隨著網友們的吐槽聲越來越大,官方也是主打“聽勸”,在12月30日晚上就對此地鐵站進行了拆除再改造。
其實國內造型有爭議的交通站設計這并不是先例,比如今年4月份南京北站的新設計效果圖,因其造型過于形似“衛生巾”也引發全網熱議。
網友們直呼:流量再大也不怕。
另外宜昌汽車站也因獨特的造型引得爭議不斷。
網友銳評:
一個敢設計、一個敢用、一個敢做,看來好的創意靈感都是互通的!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