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唐尚珺變得越來越焦慮,盡管他表現得很平靜,但內心對學業、前途以及個人問題的擔憂從未停止過。
這一點從他在華南師大就讀后的表現就能看得出來,一方面不停地強調學業很重要,期末考試要努力;另外一方面,又沒有停止直播和更新視頻。
這種一種非常糾結的狀態,長期關注他的人應該都知道,既想沿著讀書的路子走下去,但面對現實又不得不低頭:
母親已經年邁,家里的房屋破舊不堪,個人問題以及事業遙遙無期……
在這種情況下,賺錢才是他最大的追求,可是對于性格木訥的唐尚珺來說,流量變現真的那么容易嗎?在互聯網流量的雙刃劍下,他又將面臨怎樣的困境?
近日,唐尚珺在社交媒體發布視頻,稱自己遇到了一件鬧心的事情:
2024年高考結束后,北京的一位朋友聯系到了他,希望能出一些有關高考的視頻或者書籍,以此來實現合作和變現,但唐尚珺以缺乏沉淀、網絡上存在同質化內容為由拒絕了,認為自己沒有信心。
一直到2024年10月份,唐尚珺主動向這位朋友提出,一個人直播太過于單調了,希望對方能幫忙找一個合作搭檔,于是對方就找到了此前的那位女搭檔,也就是唐尚珺的老鄉。
請搭檔合作肯定就會涉及到報酬問題,一開始北京的那位朋友準備獨自支付幾千元的月薪,但唐尚珺認為一個人壓力大,自己也每月分擔1000塊。
這就是一個口頭約定,但是好景不長,搭檔的合作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女搭檔一個月后不干了,北京的朋友給女搭檔支付了完整的一個月工資。
在女搭檔離開時,唐尚珺也支付了1000塊,但是這個消息并沒有及時反饋給北京的那位朋友,導致對方誤以為唐尚珺一分錢未出。
那次之后,對方將唐尚珺從微信好友中刪除了,并將唐尚珺起訴了!
而唐尚珺是在朋友發布視頻后才知曉此事,于是重新添加對方好友,將這1000塊補給對方了,對方也刪除了視頻。
唐尚珺認為,自己支付1000元后沒有及時告訴對方確實做得不對,但雙方認識很久了,直接刪除好友,不溝通,現在又突然起訴、吐槽,太沒有人情味了,但自己不準備追究對方責任,只是澄清一下事實。
從網絡上公開的信息來看,唐尚珺確實被對方起訴了,在2024年12月份提起了民事訴訟。對方認為,唐尚珺不講誠信,承諾的很多事情都沒有兌現,還喜歡找各種理由,做事不靠譜,比如出書、招人等,如果不及時止損,可能會虧十來萬。
值得關注的是,唐尚珺在發布視頻后不久,又將該視頻刪除了,但網絡輿論并未停止,事情既然發生了,怎么可能就悄無聲息呢?
有人認為這是“人紅是非多”,但和合作伙伴都鬧翻了,對自己的口碑也會造成很大影響;還有人表示,唐尚珺在溝通上存在問題,既然自己承擔了責任,那支付1000元后也應該及時告知對方,也不至于對方多支付了1000元。
另外,還有人認為,既然是合作就應該通過書面形式約定責任和義務,口頭約定往往很容易導致糾紛,這也算是唐尚珺走上社會的第一課。
客觀地說,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由誤解引發的糾紛,唐尚珺和那位朋友都沒有實質性過錯,但雙方的溝通明顯存在問題。
一方面,唐尚珺沒有告訴對方自己付錢了;另外一方面,那位朋友在沒有溝通的情況下直接刪除好友,然后又想當然地起訴,且說的那些所謂的承諾的事情,在沒有書面約定的情況下,怎么能成為起訴別人的理由呢?
有人批評唐尚珺,認為他不靠譜,但個人認為這都是他的個性使然,否則何至于復讀那么多年呢?總體來看,他就是一個可憐人,無論是認知還是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他面臨的各種困境也讓他有了太多的顧慮。
所以,那些真正想和他合作的人,還是應該多一點包容和理解,不能按常人的思維來理解唐尚珺對一些問題的認知,他目前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而不是發展問題。
學好專業知識,爭取轉專業,畢業后能進入教育行業工作,或許是他最好的出路,在互聯網上變現對他來說或許是一條艱難的路,大家認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