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理論中,脾被譽為“后天之本”,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它不僅負責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還參與氣血的生成和運輸,對維持身體的正常機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現代生活中,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不規律的飲食習慣,以及長期的精神壓力,往往導致脾虛成為許多人的困擾。李花娓醫生指出,脾虛雖不至于讓人“廢一半”,但確實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一系列不良影響。以下是脾虛的人身體常出現的8個變化,這些變化提示我們,是時候關注并養護我們的脾臟了。
1.食欲不振與消化不良
脾虛的人常常感到食欲不振,對食物缺乏興趣,食量減少。這是因為脾的運化功能失常,食物無法被及時分解和吸收。此外,脾虛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吃一點就感到腹脹,甚至頻繁打嗝。
2.面色萎黃與皮膚問題
脾主運化水谷精微,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虛會導致氣血不足,面部膚色失去光澤,呈現萎黃狀態。同時,脾虛還可能影響皮膚的代謝,導致面部容易出油、長痘,甚至出現暗沉和色斑。
3.四肢乏力與精神狀態不佳
脾主肌肉,脾虛可能導致身體氣血運行不暢,肌肉得不到足夠的滋養,從而出現四肢乏力的癥狀。此外,脾虛還可能影響精神狀態,使人感到疲倦、精神萎靡,缺乏活力。
4.大便不成形與腹瀉
脾主運化水濕,脾虛會導致水濕運化失調,腸道內水分增多,從而出現大便不成形、容易腹瀉的癥狀。長期如此,還可能影響腸道健康,導致便秘或交替出現便秘與腹瀉。
5.體重變化與虛胖
脾虛可能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導致體重不穩定。一些人可能出現體重減輕,而另一些人則可能出現虛胖,尤其是小腹和大腿部位容易堆積脂肪,且難以通過常規方法減肥。
6.舌苔厚膩與口臭
脾虛可能導致舌苔變得厚膩,這是因為脾胃功能失調,濕氣無法排出,積聚在口腔內。同時,脾虛還可能引發口臭,影響社交和自信心。
7.記憶力減退與注意力不集中
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會導致氣血不足,影響大腦的供血和供氧。長期如此,可能導致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和工作效率。
8.情緒波動與睡眠質量下降
脾虛還可能影響情緒的穩定性和睡眠質量。一些人可能出現情緒波動大、易怒或抑郁的情況,而另一些人則可能出現睡眠質量下降、難以入睡或容易醒來的癥狀。
面對脾虛帶來的這些變化,李花娓醫生建議,我們應該從調整飲食習慣開始,多吃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藥、薏米、芡實等。同時,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適量運動,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和氣血運行。此外,還可以通過按摩脾經穴位、拔罐、艾灸等方法來疏通脾經,增強脾胃功能。記住,關注脾的健康,就是關注我們的整體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