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2024年央行首批債市違法違規處罰名單落地。
12月18日,央行約談了本輪債市行情中部分交易激進的金融機構,并提出一些要求,主要包括:要密切關注自身利率風險等風險狀況,提高投研能力,加強投資穩健性,依法合規開展投資交易。據悉,央行近期已經嚴厲查處了一批涉嫌出借賬戶、擾亂市場價格、利益輸送、內控缺失等違規行為的機構。
12月30日,央行官網公示三份行政處罰,上海東亞期貨有限公司、天津信唐貨幣經紀有限責任公司、湖南溆浦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因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管理規定和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被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或罰款,合計罰沒超七千萬元。
其中,上海東亞期貨被警告,沒收違法所得857.25萬元,罰款3606.76萬元;湖南溆浦農商行被警告并罰款1310萬元;天津信唐貨幣經紀被警告,沒收違法所得3.97萬元,罰款1103萬元。
不僅如此,此次處罰中央行還采取了“雙罰制”,不僅對違法違規的金融機構作出了處罰,還對相關負責人均進行了處罰。三家機構共有14人遭到處罰,罰款金額共計253萬元。
同日,交易商協會組織部分市場投資機構召開座談會。與會機構普遍認為,今年以來大量資金涌向債券市場,市場利率過快下行,利率風險逐步顯現,但由于擔心踏空錯失交易機會,投資人羊群效應突出,需要監管部門和自律組織加強預期引導。交易商協會表示,下一步,將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全面加強自律管理,大力推動衍生品市場發展,促進市場規范健康發展。對于調查發現的部分公司治理不健全、風控能力不強的中小金融機構,將及時通報監管部門。
據企業預警通統計,截至12月30日,交易商協會2024年共查處債市領域違規企業罰單31份,加上此次央行下達罰單,2024年銀行間債市企業罰單合計34份,涉及商業銀行、發債人、中介機構共30家。
此前,交易商協會處罰類型包括暫停其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相關人員不適當人選認定、警告、自律調查等;涉及的違規問題主要在債券發行和交易環節,包括:個別發行人在債券發行工作中,未嚴格落實中央關于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重大部署,“自融”、“代持”問題頻頻;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存在涉嫌違規代持、出借債券賬戶等行為等。
發行環節“自融”“返費”,擾亂市場秩序。具體表現為:有的發行人通過相關方出資,借助私募基金及資管產品,經多層嵌套后購買自己發行的債券。更有部分發行人在“自融”后利用二級市場“質押式回購”“代持”等方式回籠資金,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交易商協會明文規定,嚴禁發行人“自融”,不得向參與認購的投資者提供財務資助。
金融機構違規進行利益輸送。8月7日,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監測發現,常熟農商行、江南農商行、昆山農商行、蘇州農商行在國債二級市場交易中涉嫌操縱市場價格、利益輸送。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交易商協會對上述4家機構啟動自律調查。
而早在今年4月,交易商協會就曾因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存在涉嫌違規代持、出借債券賬戶等行為,對6家中小金融機構啟動自律調查。
此外,定期報告、重大事項披露不及時、虛假記載,募集資金監管不到位也是出現較多的違規情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