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元旦檔,本應是一場電影的狂歡盛宴,各大新片摩拳擦掌、扎堆上映,準備在這個黃金檔期分得一杯羹。
從備受矚目的《誤殺3》,到溫情滿滿的《小小的我》,再到甄子丹的《誤判》、喜劇風格的《“騙騙” 喜歡你》,每一部都帶著爆款的潛質,讓影迷們期待滿滿。
但這場盛宴中卻有個 “大瓜” 爆了冷門,那就是《窗前明月,咣!》。
上映前,這部影片可是賺足了眼球,頭頂諸多光環,被寄予厚望,甚至有人預測它能逆襲奪冠,但結果卻差強人意。
超強陣容背后的票房 “慘案”
《窗前明月,咣!》的演員陣容堪稱豪華至極,集齊了各路大咖。
有憑借《釜山行》《惡人傳》等作品在亞洲影壇聲名赫赫的馬東錫,他那壯碩的身形、剛硬的氣質,往那一站就是票房保障;
還有在內地喜劇界摸爬滾打多年、擁有無數經典小品的宋小寶,他的搞笑功底深厚,一個眼神、一句臺詞就能逗得觀眾哈哈大笑;
費翔更是幾代人心中的偶像,從早年的經典歌曲到近年在影視劇中的精彩亮相,魅力不減當年;再加上開心麻花的實力演員黃才倫,以及一眾流量明星、網紅等近 20 位明星的加持。
如此強大的陣容,本應是票房大賣的前奏,現實卻給了一記沉重的耳光。上映 4 天,該片票房僅 3240 萬,與預期相差甚遠。
要知道,這樣的陣容背后是高昂的制作成本,從場地租賃、道具置景到人員片酬,每一項都是巨額開支。據業內估算,影片制作成本超 1.5 億,按照票房分成比例,片方預計虧損超 1 億。
觀眾為何不買賬?
(一)故事邏輯混亂,全靠角色犯蠢
電影開場,費翔飾演的大律師胡恭平與情人佘小曼(傅菁 飾)相約酒店,本想度過一段私密時光,沒想到開窗竟看到宋小寶飾演的 “尸體” 懸掛窗外,這一驚悚又離奇的開場,本應是引出精彩故事的導火索。
可隨后的發展卻讓人目瞪口呆,胡恭平慌亂之下喊來助理朱士奇(左凌峰 飾),這位助理宛如職場小白,面對突發狀況手足無措,連開車、處理基本意外狀況都不會,硬生生將緊張氛圍變成了鬧劇。
而宋小寶飾演的私家偵探,本應機智過人,深入調查案件,卻開場就被砸暈,之后全程靠耍賤賣萌推動劇情,還時不時穿著女裝博眼球,完全背離了角色的職業設定。
馬東錫作為傅菁的男友熊大力登場,本應是個有血有肉、性格豐滿的角色,可影片中卻只讓他一味地橫沖直撞、見人就打,淪為毫無深度的 “打手” 形象,觀眾看不到角色行為背后的邏輯與動機,只覺得混亂不堪。
各種人物關系、情節轉折全靠生硬的巧合拼湊,沒有巧妙布局,這樣毫無章法的故事,怎能留住觀眾的心?
(二)人物塑造單薄,女性角色被消費
在人物塑造上,《窗前明月,咣!》也是槽點滿滿。
先說女性角色,克拉拉飾演的服務員,身著女仆裝、短裙低胸,仿佛影片只是為了展示她的身材,而非賦予角色靈魂,讓人不禁質疑這酒店的專業性。
黃小蕾飾演的律師老婆,聽到一句 “鳳兒” 就輕易淪陷,迫不及待要與小弟打撲克,行為毫無邏輯,完全是為了制造低俗笑點而存在。
反觀男性角色,費翔的大律師本該沉穩睿智,卻在開場就因慌亂做出一系列愚蠢決策;宋小寶的私家偵探沒有展現出應有的智謀;馬東錫更是被臉譜化,成為只會用武力解決問題的 “工具人”。
整部影片沒有一個能讓觀眾產生共鳴、印象深刻的角色,人物形象的單薄與刻板,使得觀眾很難代入情感,觀影體驗大打折扣。
(三)低俗笑點泛濫,觀影體驗不佳
作為喜劇片,笑點本是吸引觀眾的 “利器”,但《窗前明月,咣!》卻選錯了方向。
影片中的笑點充斥著屎尿屁等低俗內容,臺詞毫無內涵,諸如 “你腦子里左邊是粥右邊是屎,一晃蕩就會周而復始” 這般令人作嘔的對白,實在不適合在大銀幕上出現。
結語
觀眾在觀影時,本想放松心情,收獲歡樂,卻被這些低俗的內容搞得生理反胃。喜劇的內核應是智慧與幽默,通過巧妙的情節、風趣的對白引發觀眾發自內心的笑聲,而不是靠這種下三路的手段博眼球。
如此低俗的笑點設計,票房失利也就成了必然,只是可惜了這么強大的演員陣容。
照目前的走勢,該片5000萬票房都難,如果按照37%的片方分賬計算,電影制作方只有1850萬入賬,想想都覺得肉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