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2025高考提前批投檔顯示:普通本科院校上海海關學院物理類最低分657(位次2618),超過去年“985”高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部在江蘇的最低錄取位次(位次2662)。
上海海關學院的工作人員稱:學生大概率能順利考公上岸,今年錄取分數超多所知名高校。
部分普通“雙非”高校分數線逆襲“985”,其核心動因在于突出的體制內就業優勢。
高分考生,涌向這些普通本科
“宇宙的盡頭是編制”這句話,在高考報考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反映出部分大學生未來就業選擇的傾向。
麥可思2025年就業藍皮書數據顯示,在2024屆本科待就業的畢業生中,以求職為主,有43%仍在積極求職,24%準備考公考編。
且研究數據還顯示,2024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在政府機構/科研或其他事業單位的就業滿意度為88%,2019屆本科生畢業五年后在政府機構/科研或其他事業單位的就業滿意度為87%,高于在國有企業、中外合資/外資/獨資、民營企業/個體等用人單位的滿意度。這可能與這些單位通常提供的工作穩定性、適度的工作壓力、福利保障、職業發展空間以及相對舒適的工作環境有關。
在此背景下,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的錄取分數線,近些年不斷創新高。
●行業背景校熱。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上海海關學院、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學院、中國消防救援學院等均由國家核心部委或機構直接管理的院校,辦學目標緊密對接特定行業需求。畢業生主要輸送到對口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如海關、外交系統、機要部門、消防救援體系)。另外,水利、電力系統的各類高校也成了熱門。
●軍校熱。軍校屬于國防體系建設單位,大學生在讀期間屬軍籍,畢業后直接入伍、定崗定編、統一分配。2025年軍校報考的最新數據,官方尚未發布權威結果,但從媒體報道來看,各省報考人數較往年都有較大增幅,能夠參加軍檢的資格線,也大幅提高。尤其是一些知名軍校,在多數省份錄取分數線,遠超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警校熱。近年來,警校報考熱度持續攀升,帶動錄取分數與位次水漲船高。曾有網友因此調侃“985”干不過“110”,甚至戲稱江蘇警官學院為繼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之后的“江蘇第三所‘985’”。該校官網公布的公安專業近三年錄取分數線顯示,確實呈現逐年上漲趨勢。與此同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警察學院等校的錄取分數線近年也呈上漲趨勢。
考公考編熱現象在高考生志愿填報和畢業生就業選擇中凸顯,同時麥可思就業數據亦顯示體制內崗位在滿意度上具有持續優勢。多重因素疊加,直接推升了特定院校(行業背景校、軍校、警校)的錄取門檻。
這些“包就業”大學,火了!
除上述特定院校之外,近些年還有一些新型研究型大學亦聲名鵲起,考生報考熱情極高,錄取分數線甚至大大超出校方預期。
去年第一年本科招生的“雙非”高校深圳理工大學招生工作處領導表示,對首屆學生“包就業,就好業,高新科技就業,高質量就業”。
據悉,當年該校在廣東省錄取分數線高位運行,最高分達664分(對應排位1107名),最低投檔線達624分(對應排位9667名)超過了“985”高校華南理工大學,追平了“985”中山大學的最低錄取線。
除了深圳理工大學以及今年新獲批的大灣區大學、寧波東方理工大學和福建福耀科技大學之外,還有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西湖大學、康復大學等,總計8所。
這些新型研究型大學普遍采用“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國際化”的辦學路徑,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等國家戰略前沿領域,摒棄傳統高校的學科擴張模式,轉而通過精英化培養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其治理機制突破行政化束縛,推行“教授治學”與全球引才策略,為學術創新提供制度保障。
課程體系以項目制學習為主導,強調跨學科整合并強制國際化訓練,使學生兼具前沿技術視野與全球競爭力。頭部科技企業的深度介入,為畢業生構筑了堅實的就業保障。例如,華為與上海科大共建信息科學聯合實驗室、寧德時代在南科大設立電池研發中心等合作,將產業真實課題嵌入培養過程;比亞迪定向開設“未來工程師班”,小米連續三年批量錄用西湖大學AI博士,形成“入學—培養—就業”的閉環通道。
優質的就業通道直接推升了這類新型研究型大學的社會認可度。報考熱潮印證了其“前沿學科定位—頂尖科研訓練—名企就業保障”模式的成功,也為中國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實踐范式。
行業背景校、軍校、警校、新型研究型大學報考的共同升溫,集中反映了當下考生志愿填報的核心關切:對職業發展的確定性與優質教育就業資源的高度看重。
但是志愿選擇不僅關系個人起點,更需與國家長遠發展同頻共振。在尋求學業與職業“雙穩”的同時,不妨將目光放得更遠。國家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等關鍵領域的發展,正需要大量具備扎實學識、創新能力和開闊視野的優質人才。擇業時,也要思考如何將個人所長與國家發展所需更好地對接,方為長遠之計。
來源:麥可思研究整理自教育部網站、光明網、新華網、澎湃新聞、學術志微信公眾號、麥可思就業藍皮書等。
聲明:麥可思研究原創內容全面開放非盈利目的的轉載授權,轉載請留言或添加編輯微信獲得長期白名單授權(電話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轉載要求——
1.文首注明“轉載于麥可思研究”。
2.轉載請在文章發布的24小時后進行。
關注“麥研文選”,獲取更多數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