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琚再強
一年一度的12月26日,幾個與偉人毛澤東相聯系的名勝之地,前往瞻仰紀念的人總是成千上萬、絡繹不絕。這也成為了一種歷史現象級的不變存在,年年如此、循環往復,近半個世紀以來從未間斷過。多年來,我也曾去過多位已故黨和國家重要歷史人物的誕生地或紀念地,那里要么館門緊閉、要么觀者寥寥,只有淮安周恩來總理紀念館參觀者還比較多。但是,與湖南的韶山沖、北京的毛主席紀念堂等紀念地比較,還是不能等量齊觀、同日而語。
人們發自內心對于偉人毛澤東的紀念,可能有千萬種理由。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偉人生前始終與百姓命運與共、初心不改,實現了、維護了人民最根本的利益。
他把沒有剝削、壓迫,人人平等,作為一生的奮斗目標和方向;他多次在危急關頭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挽救了中華民族,找到了人民戰爭取得勝利的正確道路;他創建了以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的黨和軍隊以及國家與政權對消極腐敗現象的深惡痛絕、零度容忍;他為捍衛人民根本利益,在與敵斗爭中展現出了英勇果敢的大無畏精神;他領導億萬人民建起了牢固而又偉大的社會主義大廈,使勞動者真正成為了國家的主人;他引導人民大眾,實現了以先進文化為基礎的新型公民精神世界的重塑;他時時處處彰顯出了以蒼生為念,律己幾近嚴苛的圣人風范,等等。偉人的這些功績和奉獻,每一條都與老百姓息息相關。這一切,人民永世難忘,且代代銘記與承襲。
此外,人們紀念贊佩偉人毛澤東,除了感恩、懷念,也有發自肺腑的美好期許。人民期望我們的黨不忘使命,期望我們的黨和政府以及社會風清氣正,期望革命先烈、革命前輩和老一代黨和軍隊及國家領導人群體所共同開創出的人民江山永不變色。
本刊獨家原創 抄襲剽竊必究
作者琚再強 祖籍河北景縣,1951年7月出生,1969年4月進工廠參加工作。1972年12月參軍入伍,曾任寧夏軍區獨立師二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蘭州軍區守備第三師政治部組織科副科長、寧夏軍區政治部離退休干部辦公室和干部處副團職干事,轉業后歷任寧夏回族自治區供銷社處長、社副主任、巡視員,2011年8月退休。
原文編輯:曹益民 趙蘇平 鞏天寶
本文編輯:徐建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