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日,青海玉樹囊謙縣覺拉鄉卡永尼村發生了一起駭人的血案,白日代勒三兄弟在祭祀亡父后的歸家途中,被同村的布差桑丁三兄弟殺害。
生前,白日代勒被稱為“最牛福利院”院長。1978年出生的他,是玉樹州懷德兒童福利院的創辦人。2010年玉樹地震時,該福利院所有兒童毫發未傷,被稱為“最牛福利院”。
血案雙方的矛盾源于一起墓地選址糾紛。
2021年初,布差桑丁兄弟多人在未經白日代勒兄妹同意的情況下,通過算卦占卜選址,將其父的墓地選在了白日家承包的草山“賽代尕”。
事發后,白日代勒兄妹多人多次找人居中調解,希望布差桑丁三兄弟可以遷走墳墓,但均遭拒絕。無奈之下,白日代勒兄妹將布差桑丁及作為涉事墓地選址人的僧人丁增鬧吾訴至法院,要求二人遷走遺體并承擔侵權后果。
該民事侵權案原定2022年7月5日二審開庭,開庭前夕的2022年7月2日中午12時左右,血案發生了……
2024年11月29日,這起侵權糾紛案再審提審在青海高院開庭。
目前,該案件尚未宣判。
墓地選址糾紛
1996年10月1日,家住囊謙縣覺拉鄉卡永尼村的村民索南才仁(白日代勒的父親)對自己家庭承包的草山進行了登記,《草山使用權登記表》證號為64230124。登記表顯示,“尕日囊”草山發包給索南才仁家庭承包經營,承包經營期限為50年,即從1996年10日1日起至2046年9月31日。
上述草山的使用面積共3045畝,靠著這片草山,早年喪妻的索南才仁幾經艱難獨立將十個孩子撫養長大。
2008年,索南才仁病逝。離世前,放心不下孩子的他留下遺愿:“等我死后,把我葬在家里的草山上,我能直接看到院子,看著你們成長,你們也能隔著窗戶看到我。”
遵照父親的遺愿,白日代勒兄妹將父親的遺體安葬在了家庭承包的草山“賽代尕”。墓地就在院子后面的半山腰上,從院子里可以看到山上的墳墓,從墳墓所在的山腰可以看到院子里的老房子。
2020年底,卡永尼村村民布差桑丁的父親亡故,按照當地風俗,風水師選出了四處位于卡永尼村下葬墓地備選地點,白日家承包的草山“賽代尕”也在其中。
2021年2月,在沒有經過白日代勒兄妹同意的情況下,布差桑丁等人擅自將其父親的遺體埋葬在“賽代尕”草山,墳墓位于白日代勒父親墓地的上方,兩處墓地距離僅有25米。
對于布差桑丁兄弟的上述舉動,白日代勒兄妹嘗試過包括調解、訴訟等多種解決方法。
一份由覺拉鄉政府于2021年4月9日作出的《關于覺拉鄉卡永尼村墓地糾紛調解工作的情況說明》顯示,2月8日,鄉黨委、政府接到舉報后,于3月9日成立糾紛調解專項小組,隨后,該小組組織了三次主要調解:
3月9日至31日,調解小組組織雙方進行了三次調解談話,未果;
3月31日,縣政法委書記等領導再次調解,未果;
4月8日,鄉黨委政府動用相關社會關系再次進行調解,依舊未果。
值得關注的是,覺拉鄉政府在這份情況說明中明確了涉事墓地所在草山的歸屬權,“經過調查,糾紛草場權屬歸卡永尼村村民白日義西尼瑪(白日代勒的大哥)所有,有其草山使用證為依據。”
關于墓地糾紛起因及白日代勒兄妹多方求助的經過,卡永尼村委會在2021年3月8日向鄉政府出具的情況說明作出了更為詳細的描述:“經我村委會了解,2月8日,桑丁家父親遺骨入土前,白日義西尼瑪兄妹一起給桑丁等親屬前后告知五次,此前沒有讓任何人埋葬遺骨,你們也不要將遺骨入埋到白日義西尼瑪家的牧地(賽德改),但勸說無效,最終他們將遺骨強行埋入此地。”
當年5月,感到僅靠調解來解決墓地糾紛無望后,白日代勒兄妹將布差桑丁及墓地選址僧人丁增鬧吾訴至法院,要求其遷走墳墓,共同承擔侵權責任。
2022年4月,囊謙縣法院對這起侵權責任糾紛作出判決。法院認為,原告白日代勒等人提供的草山使用權資料,載明的權利人系其父親(已去世),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繼承,遂判決駁回原告訴求。
一審判決后,白日代勒等人不服,向玉樹中院提出上訴。
祭奠歸途的血案
2022年7月2日,原定二審開庭前三天,這一天也是白日代勒父親的忌日。祭奠過后,白日代勒兄弟等人準備回家,開車到玉樹市下拉秀鄉一段偏僻的鄉道時,遇上了迎面駕車趕來的布差桑丁、布差才尼瑪、代保三兄弟。
兩家人的相遇在刑事案判決書中是這樣描述的:“白日代勒等人到賽代尕草山祭奠父親。布差桑丁得知后,聯系哥哥布差才尼瑪、弟弟代保,三人駕車往草山方向駛去。”
對此,布差桑丁曾辯解稱,他去草山是想拍照保留證據,為這起墓地糾紛幾天后的二審開庭做準備。
不過,這一說法與一審刑事判決書記載的案發過程存有明顯差異:“當時雙方在公路上相遇,布差桑丁等三名被告人下車,攜刀沖向下車的被害人索南歐周,對其進行捅刺致其倒地。與此同時,被害人白日義西尼瑪駕駛另一輛車,同白日代勒到達現場并下車。三被告便沖過去,對白日義西尼瑪、白日代勒的要害部位胸部、頭部進行瘋狂捅刺,致二人倒地。三名被告人又撿取石頭,白日代勒身中十數刀,白日義西尼瑪身中二十余刀,索南歐周要害部位身中數刀,擊打倒地的三名被害人要害部位,致使身體多處嚴重受傷,造成心臟破裂、肺部破裂并大出血,致三人當場死亡。”
案發后,布差桑丁三兄弟涉嫌故意殺人罪被逮捕。2023年4月3日,白日代勒三兄弟被殺一案在玉樹州中級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審理過后,被害人家屬的代理律師范辰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三名被害人家屬均放棄了民事賠償要求,“就是希望嚴懲兇手。”
2023年下旬,玉樹中院作出一審判決,布差桑丁三兄弟中的兩人被判死刑,一人被判死緩。
2024年8月,青海省高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民事糾紛案幾度波折
與刑事案件的快速審結不同,引發血案的這起侵權糾紛民事案件反倒是幾度波折。
2023年8月,玉樹中院對這起民事案件作出二審裁定。該院認為,一審法院認定白日代勒等原告不享有草原承包經營權而駁回其訴求,屬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遂撤銷原審判決。
玉樹中院還認為,因原審的被告方已經遷墳,而原告方的賠償訴求涉及殯葬管理,屬行政職權范疇而非法院受案范圍,故駁回上訴請求。
此后,上述民事侵權案件一直沒有進展。直到2024年9月3日,范辰律師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消息,稱“青海玉樹三兄弟被殺案之民事侵權糾紛取得重大進展,青海高院決定提審。”
11月29日,這起歷經一審二審兩次開庭審理、涉及五條人命和六個家庭的侵權案件被青海高院提審,第三次開庭。庭審從下午3點開始,一直持續了8個小時。
據參與庭審的白日家兄妹透露,布差桑丁的侵權行為非常明確,因此,這次庭審焦點主要集中在涉事墓地的選址僧人丁增鬧吾身上,“我們家屬和代理的六位律師一致認為,丁增鬧吾選址的要求具有特定性,明顯指向我們的承包草山‘賽代尕’,因此構成共同侵權。”
原告方在庭審現場提到的證據顯示,僧人丁增鬧吾深度參與了涉事墓地的選址及下葬。
原來,在墓地址最終確認前,丁增鬧吾曾給布差桑丁寫過一張便條,要求“墓穴朝向必須是有埡口的泉眼”。原告方也是據此認定,僧人丁增鬧吾構成共同侵權,“這個特定性的要求直接指向白日家的草山,因為在備選的四處墓地中,只有白日家的草山符合這一要求。而且,丁增鬧吾的這一選址具有唯一性,因為便條上寫著,沒有其他的選擇。這意味著,在面對僧人深信不疑的布差桑丁看來,除了白日家的草山,他別無選擇。”
提審開庭當天,僧人丁增鬧吾并未出席,只有被告布差桑丁參與了庭審。
令白日兄妹氣憤的是,整個庭審期間,布差桑丁在言語間沒有透露出一絲悔過之情,不僅始終維護僧人丁增鬧吾,更是放話公然威脅白日兄妹。
最后陳述階段,布差桑丁恐嚇白日兄妹說,“我們之間是很了解彼此的,我知道你們有幾斤幾兩,你們是懦弱的膽小鬼,就像你們之前的遭遇,之后也會一樣的,我們走著瞧,我會在黃泉路上等著你們。”
審理結束時,青海高院審判長宣布擇日宣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