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偉達發布 RTX 50 系列顯卡這一事件,本應聚焦于前沿技術的突破與創新,然而,卻因顯存供應商的選擇問題,在韓國內存業界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甚至被冠上了 “韓國內存業恥辱” 的沉重標簽。
英偉達 CEO 黃仁勛在拉斯維加斯 CES 2025 展會上,正式向世界揭開了 RTX 50 系列顯卡的神秘面紗,并明確表示該系列搭載的 GDDR7 顯存來自美國美光科技。這一消息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瞬間在韓國內存業界激起千層浪。畢竟,在韓國,三星和 SK 海力士在內存領域久負盛名,一直是全球內存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此番英偉達未選擇韓國企業作為顯存供應商,著實讓韓國業界難以接受。
韓國媒體迅速行動,向黃仁勛展開求證。而在后續的記者會上,黃仁勛的回應更是引發了廣泛爭議。他先是稱據自己所知三星和 SK 海力士不生產顯存,這一言論無疑火上澆油,讓韓國業界的不滿情緒達到了頂點。不過,黃仁勛很快意識到了言辭的不妥并進行了糾正。隨后,英偉達也發布聲明,表明 RTX 50 系列采用的 GDDR7 顯存由多家伙伴生產,其中就包括三星。英偉達迅速的認錯與糾正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緊張局勢,暫時平息了這場激烈的爭議。
SK 集團董事長也適時出面,以一種理解和包容的態度,幫忙緩和氣氛。他指出,黃仁勛不可能記住顯卡所有零件的供應商,即便是自己,也難以熟知自家公司所有解決方案的細節。這一言論從側面反映出,在科技產業高度復雜的今天,產品的供應鏈構成極為繁雜,涉及眾多企業和環節。
從這一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考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價格、性能、供貨穩定性、合作關系等都可能在決策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英偉達選擇美光作為 RTX 50 系列顯卡的顯存供應商之一,或許是基于美光在特定性能指標上表現出色,或者在價格上提供了更具競爭力的方案,亦或是雙方在長期合作中建立了高度的信任。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三星和 SK 海力士的產品不夠優秀,事實上,它們在全球內存市場的地位依然舉足輕重。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這一事件也反映出科技產業供應鏈的脆弱性與敏感性。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企業在產業鏈中相互依存,但同時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一個看似簡單的供應商選擇決策,卻可能引發不同國家和地區產業界的強烈反應。
英偉達在 CES 2025 發布 RTX 50 系列顯卡時,宣布采用美光 GDDR7 顯存這一消息,在韓國內存業界引發的強烈震動,表面上看是過度反應,像是有著 “玻璃心”,但深挖之下,其背后隱藏著諸多深層次的擔憂。畢竟,在產品供應鏈多元化的當下,英偉達選擇其他顯存供應商并非不可理解。其他科技企業新品選用非本國零部件供應商的情況屢見不鮮,很少引發如此大的陣仗。韓國內存業界這般迅速且強烈的反應,顯得有些情緒化,似乎對自身產業地位過度敏感。對于一直以技術優勢立足的韓國內存產業而言,這是巨大的沖擊。技術領先地位一旦喪失,后續在與其他高端科技企業合作時,韓國企業的話語權將被削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