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有一個軍事術語叫斬首行動,意思是通過先進武器精準打擊,首先消滅對方的首腦和首腦機關,徹底摧毀對方的抵抗意志,從而取得勝利結束戰爭。我們老祖宗留下的一句俗話說叫“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意思是一樣,正如《神雕俠侶》楊過說的:老大都死了,小弟們就別鬧了。在我國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斬首行動”,我們耳熟能詳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對兄弟發動的襲擊,還有明被朱元璋的鄱陽湖之戰擊殺陳友諒等等。
今日富池口
要說最突出的斬首行動,便是明末清初阿濟格置闖王李自成于死地的一戰——富池口之戰,直接將李自成的老營端掉,從此數十萬大軍如紙糊,并將李自成打回了自己曾經無比熟悉的領域——流竄作戰。最后殉難湖北九宮山,一代闖王就此走完波瀾壯闊的一生。
富池口,即現在的湖北陽新富池鎮,此地有一座山名喚半壁山,山雖不高,但位居鄂贛要沖,孤峰昂舉,懸崖如削,突兀江心,屹如關隘,古乃兵家必爭之地。長江猶如一把巨大的利劍,將一座山劈成了兩半,一半留在了南岸,另一半被沖到了北岸的一個沖積沙洲上。由于兩山夾峙,變化莫測的長江在這里形成了一個大回旋,是萬里長江三峽以下最窄處。據說自此處渡江,船槳劃十八次就能抵達對岸。后人為喚起后人對歷史留印的記憶和追思,在此處設立“半壁山古戰場展覽館”。
富池口的戰爭工事
根據富池口半壁山的記載:1645年(順治二年)4月28日,李自成率部順長江抵達富池口,將老營安在富池口,載運眷屬和輜重的船隊也停泊江邊。清將得到當地百姓報告,水陸輕兵急追,夜間直沖李自成寢帳,李的三個妃子投江自盡,他自己倉皇逃脫。在這次作戰中,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左光先及李自成的兩位叔叔都在富池口戰役中戰死,軍師宋獻策被俘。李自成的左膀右臂全部折斷,他只能孤軍自逃,最后沿瑞昌、興國(陽新)逃往通山。5月4日,也就是富池口戰役的第六天,李自成在湖廣興國通山縣九宮山神秘失蹤……
指點當年李自成兵敗處
站立富池口古戰場,遙望江對岸幾個直沖云天的大煙囪,裊裊飄蕩,烽煙彌漫;渡輪如葉,烏云滾滾,穹廬壓頂。煙雨中,古戰場之氣象,殺氣騰騰。眼前不由浮現出377年前的那個春天,老天持續下雨半個月之久,不但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反而愈下愈緊。日久的雨,帶著晚春寒意,侵襲著一路倉皇南下的大順軍隊伍,以及繁瑣雜眾和無數的親眷家屬……
此時,李自成的老營駐扎富池口,停泊江邊的隨行眷屬和孽重船隊,遭到水陸兩路緊追而至的清軍的突然襲擊,遭夜襲的大順軍,殺聲震天。被殺的被俘的,被迫投江的,呼兒喚娘的,亂作一團的大順軍里,有多少兒郎是父母的牽掛?有多少眷屬步步無歸途?連綿淫雨,四面楚歌,怎不哭聲一片?無盡的雨,像是在為李自成和他帶領的大順軍哭泣,哭他南柯一夢的悲愴和宿命……
從揭竿而起到南北征戰到推翻明朝,李自成號稱擁兵百萬,占據著整個北方,并一舉推翻明朝,順利坐上了金鑾殿,然而,在這就在此節骨眼上,這些農民軍還把準備投降李自成的鎮守山海關大將吳山桂小妾陳圓圓也搶走了,吳三桂當時駐守山海關,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使得本要歸順的吳三桂“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扯了反旗。結果一片石之戰慘敗后在北京登基不到兩天,便倉皇出逃。
勝敗乃兵家常事,況且李自成曾經有過打得只剩下十幾個人逃到商洛山中的慘敗,后來不都是重振旗鼓東山再起了嗎?因此,這次暫時的失敗算不了什么,他打算是回到自己的"大本營"西安,這里可以憑險據守,以此為基地,整飭軍備,再集中兵力與清軍再決高下算總賬。然而,他的算盤打得不錯,問題是清軍不給他喘息的機會,尤其是英王阿濟格這路,吳三桂的關寧鐵騎為前鋒,打的是“復君父之仇”的旗號。開足馬力向西狂飆,追得李自成肝膽俱裂,抱頭鼠竄,一路向南逃竄。
本來,尚有數十萬兵力的李自成是兵分兩路退卻,一路經德安府,一路經荊州府,會于武昌府,欲圖金陵,他的想法是,清軍的八旗鐵騎實在太厲害,打不贏清軍,還打不贏南明軍?既然北方的地盤被清軍奪走,那就去搶南明的地盤補回來,北邊損失南邊補,換個主場照樣玩。
然而,阿濟格的主要目標就是李自成的一支,不管你兵分多少路,他的主力只追李自成這一路,采取的是“斬首行動”,只有李自成沒有了,你的再多軍隊也是烏合之眾,從后來的事實發展來看,的確是這么回事。
愛新覺羅·阿濟格,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二子,初封臺吉,后因戰功封貝勒,參與了對明朝的一系列征戰,順治元年(1644)跟隨攝政王多爾袞在山海關之戰中大敗李自成大順軍,晉封和碩英親王。任靖遠大將軍,李自成大敗之后,于順治二年正月撤出北京,西安,向湖廣轉進,從內鄉、鄧州、承天,阿濟格率水陸軍兵窮追不舍,李自成屢戰屢敗。
這次阿濟格一心想的是對李自成的斬首行動,的確是對大順王朝的致命一擊,據《清世祖實錄》卷十七記載:順治二年(1645年)閏六月,靖遠大將軍和碩英親王阿濟格奏報:“流賊李自成親率西安府馬步賊兵十三萬并湖廣襄陽、承天、荊州、德安四府所屬各州縣原設守御賊兵七萬,共計二十萬,聲言欲取南京,水陸并進。我軍亦分水陸兩路躡其后,追及于鄧州、承天、德安、武昌、富池口、桑家口、九江等七處,降者撫之、拒者誅之。窮追至賊老營,大敗賊兵八次……
俘自成兩叔偽趙侯(李守義)、偽襄南侯(李守正)并自成妻妾二口,獲金印一顆,又獲偽汝侯劉宗閔并一妻二媳、自成養子偽儀侯姜耐妻、偽齊侯顧炎妻、偽總兵左光先并一妻三子及術士偽軍師宋獻策,又獲太原府故明晉王二妃。其自成兩叔及偽汝侯劉宗閔(劉宗敏),俱斬于軍。自成又有妻妾三口因我軍追急,投揚子江死。計我師追躡自成及分翼出師敗賊凡十有三戰,獲駝三十一、馬騾六千四百五十、船三千一百八艘。”
針對阿濟格對李自成“斬首行動”的富池口一戰,很多地方文獻上都有記載,康熙《武昌府志》記載,李自成兵敗富池之日,殘部“漫布州境”,“各鳥獸駭散”主要退往瑞昌、武寧方向。因谷深路窄,李自成親率一股萬余人,在通山、武寧交界的橫路分兵,“自率一股,謀占九宮”。窮追闖王的阿濟格,死盯“立剪渠首”大功,甚至放棄了追殺其余殘部。逃經瑞昌的一支,約四月末至羅城山,“輜重委棄如山,婦女遺落數千”,“迷路過堰山,棧道如繩……人驚馬墜,淹溺千余騎”可知這是阿濟格八旗兵置闖王于死地的既悲且壯的一役。
李自成想從富池口逃往九江,然而,李自成還沒到九江,便為清兵“躡擊至富池口……賊黨整眾據河岸拒,興鼐同護軍統領哈寧阿、參領希爾根擊潰其眾”,“陣斬賊將四十余人,截獲賊艦三百有奇(余),賊復自焚其艦二百”;哈寧噶(阿)“精銳直逼自成廬帳……自成勢蹙,投其妾三人于江,潛越富池口而遁”;在“距九江四十里許”又被清兵追上,“精騎突入,疾趨賊寢,自成殘卒,踉蹌登山”。
那天晚上李自成與他的老營在富池口宿營,他認為清軍至少要過上一天才能追上他。因此認為可以睡上一個安穩覺,誰知道那天晚上剛剛入睡,阿濟格在夜間發動了對李自成的襲擊,一支精兵襲擊李自成的大營,另外幾支軍隊對大順軍的其他的幾處營地進行了圍殲。大順軍將士由于連續奔逃,十分的疲憊,所以在清軍殺到以后,很多人都是在夢中突然驚醒,而倉促應戰。剎那間大順軍的軍營一片混亂,殺聲、炮聲、哭喊聲響成一片。
李自成雖然跑了,但老營被敵人端了,總指揮的一把手落荒而逃,這在戰爭上無疑是慘敗,李自成帶著他星散的隊伍和親眷,一路潰逃一路廝殺,一路躲避一路哭泣。尤其是富池口一戰,宋獻策、劉宗敏及其一妻二妾、左光先及其一妻三妾、張鼎的妻子、谷英的妻子、李自成的兩位叔父(趙侯、襄南侯)及其眷屬,都被俘了。除宋獻策外,都被殺了?!?如果按照此段記錄,李自成的周圍大將劉宗敏,左光先及李自成的兩位叔叔,都是在富池口戰役中被打死的。劉宗敏是跟隨李自成多年的大將,宋獻策是李自成的軍師,可以說兩人是李自成的左右臂。所以富池戰役將李自成的左膀右臂全部折斷,李自成只能孤軍自逃了。一個尾隨著悲泣的隊伍,早已沒有了士氣;一個哭泣的軍隊,四面楚歌,注定無力回天。
惶惶如喪家之犬,急急似漏網之魚,,李自成兵敗富池口,雖然他沒有當場戰死,但阿濟格的斬首行動絲毫沒有放松,他想的是搜羅殘重新洗牌,一周之后跑進了九宮山,被鄉勇發現,在亂世之秋,村民以為是盜賊,被毫無戰斗經驗的團練程九百一鐵鍬下去,李自成就此消失于九宮山下,《通山縣志》中記載:“九伯聚眾殺賊首于小源口”,他失去了翻盤的機會。自此,縱橫十多年的李自成起義和他的大順王朝灰飛煙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