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和倫,1918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黃安紫云區箭廠河石崗(今河南省新縣箭廠河鄉石崗村)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石生釗,一生務農。
石和倫家鄉地處鄂豫兩省邊界的大別山腹地,早在1926年就建立了黨組織、農民協會和革命武裝。石和倫受到革命影響,少年時期就參加了兒童團和赤衛軍。1931年8月,參加紅軍,被分配到紅軍第四方面軍總醫院任護理員。參加了紅四方面軍第三、第四次反“圍剿”斗爭。1932年9月第四次反“圍剿”失利后,紅四方面軍主力西進川陜,石和倫被留在根據地照料傷病員。同年11月,鄂豫皖省委重建紅二十五軍,石和倫仍在紅軍醫院工作。他帶領傷病員隱藏在深山密林中,躲避國民黨軍搜山,有時一日數遷。為使傷病員早日治好傷病重返戰場,克服重重困難,籌集藥品和糧食。
1934年11月,紅軍第二十五軍北上長征后,石和倫和傷病員在紅二十八軍和鄂東北道委領導下,組成武裝便衣工作隊,戰斗在敵人心臟,堅持艱苦的三年游擊戰爭。1937年,石和倫加入中國共產黨。
位于河南省新縣箭廠河鄉石崗村的石和倫故居
全民族抗日戰爭爆發后,石和倫隨部編入新四軍第四支隊,任排長、連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便衣隊指導員。參加了開辟淮南抗日根據地的斗爭。1941年1月皖南事變后,石和倫任新四軍第三師師直指導員、營教導員等職。參加了鞏固發展淮海抗日根據地的斗爭。
抗日戰爭勝利后,石和倫隨部挺進東北,任東北民主聯軍遼北(吉)五分區二十四團政委,東北野戰軍獨立十三師三十九團政委,第四野戰軍四十九軍一六二師四八六團政委,第五十五軍二一五師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參加了三下江南、遼沈、平津和進軍大西南等戰役戰斗。
新中國成立后,石和倫任第五十五軍二一五師政治部主任。1956年,任廣東省湛江軍分區政委,廣州軍區炮兵第一師政委,江西省軍區副政委。
1955年9月,石和倫被授予大校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和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1980年,石和倫離職休養。
1996年11月1日,石和倫在南昌逝世。(據童來喜等主編《從新四軍中走出來的未授將銜的軍以上干部》改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