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上半年凈利潤下滑超四成
燕窩是中國傳統滋補品之一,備受養生及愛美人士追捧,也常被用作節日或特殊場合的禮物。隨著春節的腳步漸近,燕之屋等燕窩品牌紛紛推出春節限定禮盒,以滿足消費者新年送禮的需求。
近年來,燕窩銷量呈穩步增長趨勢,據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燕窩市場專業委員會(國燕委)發布的《2023-2024年度燕窩行業白皮書》,2023年,我國燕窩市場規模623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達14%。按此速度發展,燕窩市場3-5年內將突破千億規模。
但過去一年,受消費市場整體低迷的影響,滋補品消費遇冷,就連有“中國燕窩第一股”之稱的燕之屋(1497.HK)也難免不受影響。
據燕之屋中報數據,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34%,凈利潤同比下滑42.54%。截至2025年1月8日,燕之屋收盤價為7.8港元/股,跌破首發價9.7港元/股,總市值較最高峰(15.34港元/股)縮水49.15%。
01.
店大欺客?
據官網介紹,燕之屋成立于1997年,前身為廈門市雙丹馬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經過27年的發展,目前該公司已形成純燕窩產品、“燕窩+”產品和“+燕窩”等三大產品矩陣。2023年12月12日,燕之屋在港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燕窩第一股”。
盡管品牌在燕窩市場擁有一定地位,但近期燕之屋卻頻繁被消費者詬病“店大欺客”。
“這么大一家店,居然出爾反爾。”近日,來自廣西的消費者曉雯向《消費者報道》爆料,12月7日其在燕之屋官方旗艦店購買了100g裝四星干燕窩,2天后發現,該款燕窩降價了兩百多元。
(受訪者提供)
曉雯隨后就降價問題聯系了該店客服,對方表示店鋪提供15天保價服務,若訂單在15天內,提交與原訂單一致的新訂單截圖,客服核實后可退還差價。
然而,曉雯按照客服提示提交新訂單截圖后,對方卻不承認兩筆訂單實付款截圖,稱后臺信息顯示,兩筆訂單的差價僅為四十多元,曉雯之所以看到兩筆訂單的差價較大,是因為平臺優惠,并修改了她申請的差價補償金額。交涉未果,曉雯申請電商平臺客服介入處理,但燕之屋商家堅稱差價只有四十多元,而非曉雯截圖所示的兩百多元。
曉雯稱,到目前為止,電商平臺仍未解釋清楚上述情況的具體原因,也沒有支持她的退款申請。在她看來,作為知名燕窩品牌,燕之屋最初承諾會根據訂單截圖核實情況進行處理,之后卻又不承認截圖只看后臺數據,沒有半點信用可言。
曉雯的經歷并非個例,來自廣東的消費者清妍也向《消費者報道》反映類似的經歷。
今年10月28日,清妍在燕之屋官方旗艦店直播間的“下單抽免單”活動中中獎,截屏后找客服兌現,對方卻稱活動是隨單免單,即滿2個訂單才可以減免其中的1個訂單,因此只有1個訂單的清妍不符合其兌現條件。
(受訪者提供)
“主播在直播時說只要下單就可以參加抽獎,并沒有說要隨單。”清妍表示,如果主播一開始就告知需要隨單才能參與抽獎,她就不會費這個精力去操作了。雖然她后來將店鋪的行為投訴至電商平臺,但平臺也沒辦法,最終只能對商家做出服務差的評判。
“我在別的大品牌直播間也中過免單,無需消費記錄,店鋪照樣將產品寄出。”清妍認為,免單的字面意思就是免這個訂單,如果有其他限制條件應該明說,但燕之屋在上述抽獎活動中并未明示有隨單的要求,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在黑貓平臺上,記者看到有不少用戶都反映在燕之屋直播間抽中免單活動卻無法兌現的情況。對此,12月6日,《消費者報道》記者向燕之屋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02.
業績增速放緩
在燕之屋的天貓官方旗艦店里,每款產品的展示封面都有“連續8年高端燕窩全國銷售第1”的宣傳語,產品詳情頁面對該市場地位的注釋為“北京中研世紀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研世紀”),基于對全國高端包裝燕窩品牌研究結果,中國境內2016-2023年全年終端零售額分別統計”。
如何定義高端燕窩?中研世紀在給燕之屋開具的市場地位認證書中指出,“高端燕窩”指每克售價大于32元的燕窩產品,涵蓋干燕窩、即食燕窩、鮮燉燕窩,而即食燕窩、鮮燉燕窩產品以燕窩投料的燕窩價值綜合計算。
以燕之屋的明星產品“碗燕”為例,108g的碗燕禮盒(榮耀款,6碗裝)在天貓官方旗艦店的售價為1548元,折約258元/碗。產品詳情顯示,該款產品每碗的食用燕窩投料量≧3.1g,固形物含量≧40g/碗,剩余成分為純凈水、冰糖。
(圖源:燕之屋天貓旗艦店)
在消費市場整體低迷的大背景下,消費者變得越來越精打細算,希望花更少的價錢享受更好、更多的產品/服務。不少網友表示,與其花一千多元買幾瓶只有十余克燕窩的即食燕窩,不如買100g干燕窩回家自己燉,至少燕窩含量要比即食燕窩多,性價比更高。
燕窩批發商鄺某接受《消費者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懂燕窩的人通常會買干燕窩,且購買時看工廠、不看品牌。”鄺某稱,他銷售的燕窩是從燕之屋、同仁堂等品牌的核心供應商處進貨,產品各方面與上述品牌的燕窩相同。
當記者問及如何驗證上述說法的真偽時,鄺某解釋道,燕窩包裝處有溯源碼,掃碼后可以看到對應的源頭廠家信息,燕之屋、同仁堂等品牌的核心供應商編碼是002、024、014等,掃碼其售賣的燕窩溯源碼進行對比便可知曉。
“與知名品牌相比,沒有品牌溢價的白牌燕窩在價格上更有競爭力。”另一家滋補品店員也對《消費者報道》記者表示,性價比、品質及安全性是消費者選擇燕窩產品時考慮的重要因素。
據CAIQ(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近十年,納入CAIQ溯源的食用燕窩進口量(以下簡稱“食用燕窩溯源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中,2022年至2023年,食用燕窩溯源量大幅上升,同比增速分別為36.39%、23.36%。但進入2024年,由于全球經濟放緩等因素影響,截至今年第三季度,食用燕窩溯源量同比下滑3.45%。
(圖源:2023年度CAIQ燕窩溯源報告)
從燕之屋招股書及年報披露的數據可以看到,其純燕窩業務收入的同比增速逐年下滑,2021-2023年,該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15.08%、13.53%、9.53%。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純燕窩業務收入同比增速跌至3.52%。
為順應市場環境的變化,近兩年燕之屋持續推出燕窩粥、生椰桃膠燕窩、人參燕窩飲、燕窩肽護膚品等多元化產品,同時持續加大對市場營銷的投入,如簽約流量明星作代言人,通過網紅KOL帶貨,布局社交平臺等拓展市場,以吸引年輕消費者。
不過,隨著消費日趨理性,性價比已成為人們對滋補品消費決策的重要影響因素。有鑒于此,燕之屋同步推出價格更加親民的燕窩產品,價格下探至50-100元,試圖通過低價策略吸引更多消費者。
但上述策略也給燕之屋帶來了成本端的壓力,其凈利潤同比增速連年下滑。據燕之屋招股書及年報,2021-2023年,該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37.16%、14.63%、4.89%,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甚至出現負增長,同比增速為-42.54%。今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下降了2.74個百分點。對此,燕之屋解釋稱,這主要是由于線下客戶的消費趨于保守,導致線下渠道收入增速不及預期,線下占比降低使得毛利率下降。
近年來,國內燕窩市場迅速崛起,但行業集中度較低,主要為中小燕窩品牌。燕之屋招股書顯示,2022年以燕之屋為首的行業前五大燕窩品牌市場份額僅約為12%。面對市場同質化嚴重與消費降級的壓力,燕之屋能否迎難而上穩住業績,保持龍頭地位?
文章來源:消費者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