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浙江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浙江杭州開幕。省政協委員、省商會副會長、衢州市工商聯主席、龍游縣龍商企業家協會榮譽會長、光明鐵道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林松,代表省工商聯在大會上作題為“服務支持民營企業當好創新主體為‘創新浙江’建設提供活力源泉”口頭發言。
作為民營企業家此番代表省工商聯所作的大會發言,都有哪些看點?
張林松表示,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推動下,廣大民營企業持續推進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業態創新和模式創新,成為創新浙江建設的活力源泉。2024年,我省民營企業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服務業民營企業100強、民營企業研發投入500家、民營企業發明專利500家中,數量均居全國第一,首次實現五張榜單大滿貫,彰顯了我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雄厚實力。
但隨著市場環境和發展階段的變化,當前我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面臨一系列更深層次的問題:一是技術創新仍以“點狀突破”為主,基于集群式產業鏈的“鏈式創新”較少,科技與產業存在一定脫節;二是最低價中標模式比較普遍,侵犯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行為時有發生,導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三是高素質人才和科技型企業家隊伍支撐不足;四是企業治理結構與新型生產關系不適應。
為此,張林松結合民企面臨的局面和困難問題,建議:
一、突進產業創新賽道,推動創新鏈產業鏈“兩鏈”融合發展
以“產業鏈”思維和方法謀劃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健全推廣“企業出題、聯合解題、政府助題”科技創新模式,完善市場化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體系,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探索打造“高??苿撡Y源+政府科創基金+社會資本資源+頭部企業產業鏈資源”的協同創新矩陣體系,全要素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支持營收在當地的企業在異地設立創新研發機構;引導有條件的企業聯合相關科研院所,組建新質生產力研究機構,構建從應用基礎研究到技術產業化縱向貫通的研發體系。調整優化企業研發投入遞增獎勵機制,探索建立并試行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一定比例即可享受研發獎補機制。健全“首臺套”產品應用鼓勵和容錯免責機制,對鏈主企業作為應用單位或給予采購訂單承諾的項目,進行優先重點支持。
二、重塑市場競爭格局,涵養“良幣驅逐劣幣”健康發展生態
加強對招投標活動的全過程監管,明確最低價中標的適用范圍和限制條件,制定異常低價中標認定標準,加大對惡意低價競標行為打擊力度,防止濫用最低價中標破壞市場生態;設置投標價格合理區間,鼓勵采用綜合評分法等更為科學合理的評標方法,確保中標企業能夠真正滿足招標需求,提高項目質量和效益。加強對侵犯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案件、惡意訴訟案件的處置力度,指導企業建立健全保護機制,降低企業維權成本。完善企業數據安全保障體系,打造以隱私計算為基礎的數據流通市場,提升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實現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
三、強化人才隊伍培養,打造“科學家+企業家”創新聯合體
遵循復合型人才成長規律,倡導科研工作者理性創業,重點打造“科學家+企業家”創新聯合體,促進科學界、企業界和創投界跨界融合發展,著力發現一批掌握核心科學技術能力的高水平領軍人才、培育一批善于集成創新資源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引導企業保持對科創領域的快速認知迭代,在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等方面,加快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產生更多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發揮企業技能人才培養主體作用,積極推進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實行高校和民營企業聯合培養復合型工科人才機制,強化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引育留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