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再野化,是什么概念?
倫敦的公園系統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演變,變成了綠網、綠楔、綠斑,將整座城市黏合在一起;澳大利亞的城市在每平方千米中庇護的瀕危物種比非城市地帶還多,葵花鸚鵡會主動飛進陽臺討食、遇到困難的考拉懂得“碰瓷”人類尋求幫助……
根據“3+1+7+N”的目標
上城逐步提升“友好值”
近日,上城發布了杭州首個區級生物多樣性保護友好城區概念規劃。
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城市再野化息息相關,上城將如何提升自己的“友好值”呢?
第一次去迪士尼樂園,刷項目是必不可少的。上城正在做的工作,好比把全區打造成一個“生物多樣性版本”的“迪士尼”。
在上城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友好城區概念規劃中,有個“3+1+7+N”的近期目標。
根據這個目標,皋亭山、吳山-鳳凰山、江河匯是樂園里的三個“城堡”,將在近兩年迎來進一步生態修復;七大類型(友好基地、友好公園、友好田園、友好校園、友好社區、友好綠道、友好河道)的友好生境是樂園的娛樂項目,也是生物們的“必打卡項”。
目前,上城已經建成9個生物多樣性友好細胞項目,每個項目都有特定的主題。緊鄰著吳山景區的郭婆井生物多樣性友好公園是其中一個,它的主題是“林下荒野”。
公園的樹叢底下有什么?
生態草境變得更豐富了,園丁種上了紫金牛、天目地黃、蜈蚣草、棕葉狗尾草、石蒜、半蒴苣苔、梵天花、馬棘等四季植物,令昆蟲和小動物們每個季節都能賞景。
還新增了本杰士堆和旱溪生境,前者是一種人造灌木叢、后者是仿造自然界的干涸河床,都是為了供生物們棲息繁育的。
據市生態環境局上城分局消息,自郭婆井生物多樣性友好公園改造好后,這里已經迎接了好幾批生態科普體驗團。
公園里還設有鄉土藥草花圃區,種植了很多藥草,不僅可以看實物辨識,還能學習采摘和保存藥草的知識。當然,生物們的棲居游玩設施也是體驗團的重點了解對象,可以借此認識野生動植物的生長習性、生態功能,具有寓教于樂的科普意義。
上城的“生物多樣性樂園”還有友好河道。
還記得嗎?2023年,東河來了鴛鴦一家,后來母鴛鴦不幸罹難,三只小鴛鴦在鴛鴦護衛隊等愛心人士的守護下長大,“東河三寶”的故事開啟了東河鴛鴦保護生物多樣性友好河道的建設。
東河的友好河道打造,主要基于對原生自然環境的保護。鴛鴦是一種樹棲鳥類,所以區里重點探查了河邊可供鴛鴦筑巢的樹洞,確保下次再有鴛鴦旅居時,可以挑選到合心意的“民宿”。
另外,河邊還多出了一些裝置展牌。
在接近解放路的東河岸邊,我們就發現了一組科普裝置:《東河鴛鴦的故事》《鴛鴦的華服》《生命的樂章》《鴛鴦的菜單》《鴛鴦的鄰居們》《共護東河鴛鴦繁殖區》。這些裝置不僅記錄了關于鴛鴦的圖文知識,還有可以上手玩的轉盤,轉動開啟“鴛鴦在東河的一天”。
目前,上城區生物多樣性友好細胞建設技術導則編制項目已經啟動,將結合全區現階段的試點建設經驗,總結提出包括生物多樣性友好校園、友好社區、友好廊道、友好綠地等不同類型的建設技術方案,可實施可推廣,孵化更多友好細胞,為城市人口密集地區創新建設生物多樣性友好單元提供新的思路和技術方法。
來源:上城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