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小作文稱1月14日有碧桂園的大消息,這個消息就是1月14日晚間碧桂園的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的財報。
2023年全年收入4010億,稅前虧損約1673億;2024年上半年收入1021億,稅前虧損約108億。2023年的巨額虧損,是因為計提了大額的存貨減值和金融資產及財務擔保減值損失。
講白了就是提前把存貨的估值從利潤計提,這樣就有利于下一年度的利潤和報表。當年出了商譽的時候,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做過。
毛利的變化,也可以看出手法:
2023年的毛利為-23.34%,2024年上半年的毛利為-1.67%。
買一套碧桂園的100萬房子,它就虧損23萬。
我建議購房者應該讓它少虧點。
所以,預計2024年全年虧損會大幅收窄只是一個數據調劑而已,并不能很真實的反映數據波動。因此,財報有用的信息并不多。
負毛利這個事情我也說了很多。 只要地產銷售持續低迷,國內資產價值沒能進一步推高,國內任何一家開發商都無法自我修復資產負債表。
指的就是負毛利運作下,地產公司失去造血能力,但又托著巨額債務持續“失血”。即便債務緩解或者展期。
只要毛利無法回正,就無法讓公司進入正常“造血”狀態。
起死回生,也成為紙上談兵的念想。
負毛利,也算是地產后時代的哀嚎。
2023年財報和2024年上半年財報,都沒給出存貨具體余額。但是給出另外一個數據:
總資產12095億,總負債11354億,凈資產751億。
沒有資不抵債,沒有資不抵債,沒有資不抵債。也許,或者,應該,算是一個好消息。
如此背后,就是碧桂園不能破產,或者是爆雷房企不能破產。
從家長角度,破產就意味著清算,就有無數的買房者無家可歸。只要不進入破產清算,就可以用時間換空間,一方面完成已購房子的保交樓,一方面協調債務重組方案。
債主買一些單,購房者買一些單,地產公司買一些單。
這事,也就這么的過去了。
雖然債主沒拿到錢,但名義上本金沒丟。購房者拿到了和安置房一樣的房,名義上完成商品交易了。地產公司買一些單,雖然虧錢,公司還在。
算是三喜臨門的好事。
新年伊始,五年光景,地產也算是各弄人的玩意。可以肯定的是,那個蒙眼狂奔的地產周期肯定是回不去了。
如今,爆雷房企頻頻的“回歸”動作,似乎也在告訴我們新的周期:
“如果借錢你不還的人回來了,要么是搞到錢了,要么是準備回來重新搞錢。但還你錢這事,他不一定會認。”
學習強國,走進新時代
關注一下,防止失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