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來賓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黃安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蔗林如海,一片生機勃勃。
一臺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甘蔗收割機剛剛完成作業,駕駛員余才庫從駕駛艙躍下,興奮地拍了拍身邊的農機贊嘆道:“這臺甘蔗收割機,開起來得心應手,幾乎不用我親自操作,省力又智能。”
余才庫駕駛甘蔗收割機在甘蔗地干活。(韋 鑫 攝)
余才庫不僅是甘蔗種植大戶,更是鳳凰鎮福庫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現有甘蔗種植基地上干畝、農機50多臺(套),共為周邊300多戶農戶1萬多畝糖料蔗提供農機社會化服務。
近年來,來賓市積極推行適度規模經營,目前“雙高”基地內糖料蔗50畝以上規模化經營面積已達48萬畝以上,萬畝連片“雙高”基地達22個。
“雙高”基地的打造,讓糖料蔗種植改變了過去零散、粗放的歷史。如今,甘蔗種植全程機械化,裝了北斗導航系統的甘蔗收割機、植保無人機等現代農具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作業效率。
興賓區鳳凰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黃安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
黃安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就在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牛角村委黃安村。該村共有5000多畝甘蔗,去年利用桂中治旱的水源對甘蔗實施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甘蔗實現了每畝同比增長1.5噸至2噸,直接為群眾增收850元至1100元。
“去年‘清桉還蔗’行動一共退了2000多畝種植桉樹的地,今年我們打算用這些地種植甘蔗,并全部裝上滴灌系統,將甘蔗這個甜蜜事業越做越大。”該村委副主任曾祥平說。
產業興旺,農民增收的同時,村容村貌及基礎設施的改善亦需同步推進。沿著652縣道,牛角村就在道路兩旁,村里的每一面墻壁上都畫著色彩斑斕的墻繪,其中不少描繪了鄉村的田園景色。
“我們在節日的時候還會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主題活動以及移風易俗故事匯演等,村民們的娛樂生活豐富起來了。”鳳凰鎮牛角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巫家線說。
在鳳凰鎮高速路出口至鎮政府沿線,去年經過精心改造,道路綠化硬化、路燈安裝已全部完畢。特別是高速鳳凰收費站出口附近的三岔路口,原本的閑置三角地塊被充分利用,打造了名為“甜蜜之鄉”的鄉村振興宣傳新陣地,展示著鳳凰鎮的獨特魅力和發展藍圖。
目前,鳳凰鎮2024/2025年榨季糖料蔗種植達15.9萬畝,良種良法化達100%,機械化率達75%以上,預計進廠原料蔗95萬噸,比上年增加了15萬噸,蔗農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萬元,蔗糖產業的發展為當地的農民帶來了實在的經濟效益。
牛角村委黃安村。 (覃飛翔 攝)
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袁海斌表示,今年鳳凰鎮將繼續深化蔗糖產業鏈,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推進果蔬產業規模化、品牌化。此外,還將積極開發鄉村旅游、豐富鄉村文化生活,吸引更多游客。 “通過這些綜合措施的實施,我們有信心在新的一年里,讓我們的鎮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目標,為鄉村振興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蔗糖產業是來賓市傳統優勢支柱產業。據統計,來賓2023/2024年榨季整體產值達到140億元,其中制糖及綜合利用產值超100億元,對全市稅收收入的貢獻率超過15%。蔗農每年種蔗收入50億元以上,占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以上。
鳳凰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黃安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蔗林如海。
“今年,我們將錨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市,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扛牢國家糧食安全、蔗糖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責任,實施鄉村振興‘八大工程’,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中共來賓市委員會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來賓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覃煥發表示。
記者:韋 鑫 / 文 劉維/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