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奕然
編輯| 車卯卯
線上購物的新浪潮
景德鎮竟然曾是古代“北上廣”?
“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是哪朝歷史?
茉莉花茶的窨制次數是不是越多越好?
武夷巖茶的名字有何由來?
吐魯番的葡萄干為什么這么甜?
時代浪潮奔涌向前,雕琢與重塑著大眾的消費觀。你是不是也在選購商品時,渴望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它誕生于怎樣的文化背景,生長于哪片豐饒的土地之上。
知識博主的娓娓道來正滿足了這個需求。每一件小小的物品背后自有其人文環境和氣候風土的奇妙組合。消費者花出去的錢,不僅僅購買了商品本身,還會附贈一些溫度和一段故事。
知識類短視頻博主也慢慢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專業引路人。”
其中不乏女性的身影,她們堅韌、篤定、溫和有力量。這些女性知識類創作者既有堅守的共同底色,更有在不同領域扎實的專業知識,最終她們也都在煙火人間中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做有“茶魂”的賬號,
反哺向茶產地源頭
奔向茶葉原產地的一天,晚晚經常只能睡三、四個小時。
日播是她的工作常態,凌晨兩點半下播,洗漱完已經接近四點。而在需要去產業帶探茶收茶的日子里,晚晚更喜歡趕早一點的航班,早上六、七點出發,飛機落地剛好能開始工作。
在晚晚的視頻里,她經常會優雅地閃現在全國各地,上周還在廣東新會的果園里摘果子探尋陳皮的原材料,下周就已經在云南的私享茶園里喝上班章普洱。
視頻里的氛圍總是閑適并愜意的,鏡頭以外,晚晚已經連軸轉了十幾個小時。“我們團隊和特種兵部隊一樣,到了地方就開始立刻分工,這都是常態了。”
作為一個傳播茶文化的知識型內容創作者,晚晚在視頻里的游刃有余,都靠鏡頭外的拼命努力搭建而起。
小時候的晚晚就看著做生意的父母用茶招待別人,自己也慢慢對茶文化有了特別的感情。大學考到福建武夷山,畢業就順勢在茶資源豐富的原產地成立了工作室。
在晚晚看來,茶不僅僅是自己的事業,也是她生命的一部分。茶文化和優質的茶葉值得讓更多人知道,而短視頻就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媒介。
2019年,本著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晚晚將公司的前端運營和電商中心也從武夷山搬到了杭州。
“我們倉儲和發貨集散地還是留在武夷山,到了杭州會有一個思維上的轉變,杭州不僅電商人才多,商業資源也豐富,到了這里感覺身邊有很多優秀的人,會被激發內在的動力不停向前走,也知道各個省市需要什么樣的產品,之前我們就只賣武夷山的巖茶,到了杭州后就慢慢開拓更多茶葉品種。”
得到了更多啟發后,晚晚為了探尋茶源,開始走向云南,也走向廣西。視頻內容從早期最基礎的茶葉知識,到后期逐漸深入原產地,給粉絲們看自己是怎么給大家挑選好茶,也可以附帶傳播原產地的文化歷史。
這種深入原產地,以專業角度向大眾傳播茶文化的形式,顯然更受茶友的歡迎。畢竟喝茶本身就是要仔細品味茶葉背后蘊含的價值,品牌的銷售額比起加入抖音電商之前也擴張了15倍以上。
業務量的增加,讓公司內部產生了連帶反應,每一個版塊都相應有職位增加。
晚晚了解中老年女性在就業市場的困境,也愿意盡自己的力量去做一些切實改變。公司的客服版塊,她就會優先考慮寶媽群體,固定上班時間,不需要熬夜可以兼顧家庭;后端發貨的部分,她也會優先考慮武夷山當地想要找份工作貼補生活的阿姨。
韌性強,心態好,就是晚晚招人的核心標準,在她看來很多女性在這些方面更具優勢。
公司的產品版塊從最初只有自家工廠生產的武夷山巖茶,也拓展到現在去全國各地收茶葉原料。過去一年里,晚晚一共去了十幾個茶園,由于普洱和陳皮是大促活動中的拳頭單品,所以有的茶產地在一年要頻繁去上幾次。
在晚晚的幾次拜訪中,發現很多茶農的生活也發生了切實變化,從過去沒有銷路的困境,到依靠穩定的長期收購合作可以為家庭購買新房。
晚晚的視頻內容也不斷跟隨年輕人潮流變化,從最初的茶葉測評、產地選茶也拓展到了創意茶飲版塊,晚晚希望能用“自制冰紅茶”“龍井冰美式”等內容,讓新一代年輕人對茶文化更感興趣。
“我想做的不僅僅是帶貨,我希望能做個有靈魂的賬號,能讓更普遍的年輕人都能對茶葉有個基本的認知,也有更多人喜歡上中國自己的茶文化。”
堅持直播一千零一夜,
做串起景德鎮匠人的線
墨墨是在景德鎮的瓷器堆里長大的,爸爸媽媽和外婆做的都是燒陶制陶的工作。她的家建在山的高處,在她記憶中,燒壞的瓷器就從山上丟下去,家里只保留比較好的精品。
2011-2016年墨墨回到老家,她為了補貼生活,開始琢磨著把家里閑置的瓷器拿出去擺地攤,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茶器愛好者想買到景德鎮窯口瓷“難如登天”。
銷售基本只能通過熟人,少量門店點狀散落,關門閉戶。墨墨下定決心希望改變現狀,同時也不忘提升鑒賞能力,在景德鎮的陶瓷歷史博物館做鑒定、鑒賞和講解的工作。
2016年,她和先生就為接下來的事業定了一個新方向——“仿古生活化收藏”。這是一個瓷器收藏和實用并存的思路,墨墨也走出了條新路:學習基礎的陶瓷介紹知識、簡單的電商直播流程。這個過程中也慢慢脫離擺地攤,在景德鎮開設自己的第一家實體店—墨舍。
由于景德鎮的“瓷都”特性,當地很多店里秉承著自產自銷的的模式,一個店里通常只賣一個品類或一個風格的瓷器。墨舍是一種更加多元化,自營結合買手店的形式,加上擺攤積累下的人脈,幫墨墨開始在本地搭起了強大的供應鏈優勢。
2018年隨著抖音的興起,墨墨也開始以短視頻的形式發一些關于陶瓷的專業知識,帶大家了解一下景德鎮的瓷器和制陶的工序。
作為本地“瓷N代”,墨墨總能帶大家看尋常看不到的內容,用尋常易懂的方式講解陶瓷知識,她甚至邀請到中華仿古第一人黃老先生來當高級講解。再比如,大家都知道景德鎮盛產瓷器,但鮮少知道這里也有一類特殊的窯口—皇窯,原材料都是選用景德鎮原礦、御窯制瓷工藝專用的礦石,古法陶瓷,結合現在很少見的手工拉胚工藝,而窯口里很多師傅都至少有三、四十年經驗打底。
除此以外,墨墨在后期還增設了探訪各個陶瓷老師的獨立工作室的系列視頻,而在抖音小店開通的第一個月,她開始嘗試直播賣陶瓷。
作為掌握專業鑒賞能力的知識博主,墨墨的第一場直播就賣了30萬。
“我以前都沒有見過這么多錢,我們平常做實體,一個月能賣10萬就很高興了,一天就賣了30萬,有點把我嚇到了。”
接下來的她直播帶貨生涯,近似一種多米諾骨牌式的展開,第一次直播只是個開端,同年的大年三十就上了陶瓷品類的榜單第一。
“非遺非標”就是墨舍的主要特色,前者代表著手工藝的獨特性,后者代表著產品的特色化。直播間的火熱,一度導致墨舍的線下實體店都無貨可賣。
景德鎮各大窯口的老師在墨墨的帶動下,也開始走進直播間,其中很多人都是被墨墨的認真程度打動,愿意開始嘗試。“以前景德鎮這些老師們都是點狀的,散落在景德鎮各地,先前幾乎沒什么交集,大家合作起來反而能形成一種爭奇斗艷的效果。”
2019-2022,墨墨在抖音平臺,創造了抖音第一個月銷千萬的陶瓷直播間,創造了抖音第一個陶瓷類單場百萬記錄,也開啟手工陶瓷茶具類帶貨月榜常年第一的霸榜。
直播帶貨的形式,不僅提高了瓷器老師非遺作品的商業價值,他們也在墨墨的聯絡下推出上百款“聯名款”。
其中云山片玉的窯主和一拓天成合作的作品,就是風格碰撞之下的典型代表,兩位老師在聯合同一只杯子上創作,催生出驚人的成品效果。
墨墨靠直播間銷量高、拿貨量大的供應鏈優勢,以自己為線,將這些傳承非遺老師串成了一張網,當下已經有500余家窯口主理人走進@緣起墨舍直播間,時常在墨舍直播間進行聯名款宣發,并參與非遺購物節直播,盡最大努力將陶瓷文化傳播向更多人。
從擺攤時期開始,墨墨就無論刮風下雨都要出門擺攤,365天不缺席的習慣也沿襲到線上直播中。
“我對自己也比較苛刻,連播到現在已經連續超過1000天開播了,我的粉絲都叫我一千零一夜。”
付出和收獲總是成正比的,到現在墨舍直播正常場都能維持到20-50萬的銷量,大型活動能達到百萬以上,2024年整體復購率最高的時候能達到94-95%。
提及到今年抖音電商非遺新春活動時,墨墨顯得格外斗志昂揚:“反正每年過年直播我都是不打烊的,對我來說,每一年都是非遺新春。”
不僅僅是賣貨,
也是把感情回饋給粉絲和土地
2018年的時候,相宜在抖音的爆火算是個意外。她在第一條爆火視頻里,對著鏡頭,不急不緩說出了一段祝福祖國的國慶朗誦詞,很快就收獲了幾十萬條點贊。緊接著,一條59秒陜西歷史文化向內容繼續爆火,幫相宜推開了知識型視頻博主的大門。
此后長達4年的時間里,相宜都一直用她溫柔且堅定的風格,在抖音上輸出一系列的歷史內容。
農村出身、寒門學子,讓她很快在互聯網取得巨大關注。從2018年到現在,相宜已經博士畢業,在當過三年高校教師后,她最終選擇做一名全職自媒體博主。
從她在抖音第一條視頻爆火開始,她的人生軌跡就已經開始發生轉變,她也隨著粉絲漲到千萬后,飽嘗互聯網帶來的強大作用力。
直到2024年4月份開始帶貨農產品,相宜才找到了把自媒體當事業來做的實感。
“2022年開始陸續也有帶貨,但感覺就是小打小鬧,直到開始帶農產品感覺意義很不一樣,我本身就出身農村,把田間地頭農民種的東西搬到直播間給消費者,我會感到非常有價值。”
相宜自小時候起就見過不少付出了勞動的農民,因為賣不出去就把親手種出的東西有倒回地里,喂豬喂牛,她很慶幸自己有這樣的機會,能在陜西、山東、新疆等多地進行助農溯源直播,也能讓農戶的生活有些許不同。
同時,作為一名知識型博主,相宜在帶貨風格上也有著自己的特點。比起對著商家和品牌方提供的賣點照本宣科,相宜應喜歡自己探索這個東西背后的來源。
在家鄉專場帶陜西黃小米時,相宜在帶貨中就會結合陜西的風土人情,生長的地理環境來給大家仔細剖析。告訴大家生活在梯田上的陜北農民在種小米時,是如何經歷千溝萬壑去完成一次一次的耕種和收獲。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能生產出這樣金燦燦的糧食,本身就是一種奇跡。
相宜用實例證明,專業知識用在帶貨上,更容易感染消費者,興趣電商的本質在這樣的故事背景中被生動詮釋。農產品銷量的促動,改善了很多農戶的生活,同時也推動了大量就業崗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相宜一直以她的形式回饋土地和農戶。一次回老家小住的期間,看著老鄉樹上的櫻桃賣不出去,在自己暫時沒有那么大力量成系統地采摘、運輸、發貨的前提下,選擇自掏腰包包下老鄉的櫻桃,送給消防官兵和環衛工人。
在農村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總會對土地有更深刻的感情。
相宜愿意盡自己的力量回饋她成長的土地,也正在探尋更好的農產品,回饋在她互聯網起伏中始終支持她的粉絲。
2024年中,讓相宜印象深刻的是新疆專場,為了迎接她不僅設立了烤全羊待遇還收到了熱情的回饋,那場直播間氛圍極其熱鬧,長期被認為是低客單價的農產品也能賣出將近1200萬的銷量。
相宜希望以歷史文化為錨點,切切實實搭起農產品走出農村的橋梁。而專業知識型帶貨,在當下電商領域的成功絕非偶然。
賣貨的更懂貨,加之長年累月深度內容的輸出,就自然讓消費者產生高度的信任和認可。用心,放心,省心,是穩固消費關系的前提。
臨近年底,2025年“抖音商城年貨節”已于1月2日上線,提供一件立減15%優惠。
期間,抖音電商特別推出了“家鄉年貨節”的全新玩法,邀約優質創作者化身“家鄉年貨推薦官”,為用戶介紹各地特色年貨及其變遷史,分享舌尖上的家鄉滋味。“家鄉年貨節”期間預計開展專場直播100場,相宜、晚晚、墨墨作為知識型帶貨達人的代表,都會參與到其中。
天南海北,不論是云南大山的茶農,景德鎮代代相傳的燒瓷人,還是陜北辛苦勞作的農人,都加入了這場正向的流動,也繼續著新一年煙火人間的溫暖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