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問:為什么大家明明知道擺爛了,就可以活的豁然開朗,但是大家卻就是做不到,依然活的如此的擰巴?
咨詢師答:
你所說的擺爛似乎是指個體放棄不可能實現的愿望、欲念,接受個人局限,坦然面對他人的負面反饋,從而能活得豁然開朗。
說實話,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哀悼過程,不少人到中年、到老年、到臨終都未必能完成這個過程。
人活著要有基本的衣食供給和醫療保障。
在當前全球經濟下行的整體背景下,我們最原始的生存焦慮都可能浮現出來,我們可能會感到朝不保夕。
對那些曾經歷過極度經濟窘迫的人來說,強烈的饑餓感和恐慌感可能不允許他們擺爛,即使他的經濟條件非常不錯。
當你選擇擺爛時,不只是你自己,連帶你的孩子、配偶、父母,都可能要過一種相對清貧和被他人忽視的生活。
你很可能會錯失在眾人看來閃閃發光的資源,你不得不放棄夸大幻想,不得不安撫那顆熱望錢權名利之心,不得不直面你很平凡、很平庸的殘酷現實。
而且,即使你能心平氣和地選擇擺爛,可是你的親朋未必能泰然處之,他們可能會感到不可思議,不認同、誤解,甚至攻擊你,例如,他們可能感到你給他們丟臉,可能暗自把你視作不能信任的渾渾噩噩的混日之徒,可能或明或暗地疏遠你,似有似無地戲謔/貶低你,于是,憤怒、自責、羞愧可能會不時地侵襲你,損傷你的自戀,讓你感到孤獨。
故而,人們想要擺爛而又活得擰巴是無可厚非的,我傾向于相信:關懷和悅納想要擺爛而不得的擰巴狀態可能是一種不錯的態度。
我們可能要提醒自己:“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誰又完全不擰巴,完全不矛盾呢?”
總之,擺不擺爛都是一種選擇和生活態度,關鍵在于你要清醒地意識到你從擺爛中獲得和失去的東西是什么,懂得珍惜和享受已經擁有的東西,且能承受和消化今生錯失渴而不得之物帶來的痛苦,漸漸地把這種擰巴感變成松弛感。
這種轉變或許在你人生的某個階段會發生,或者永遠都不會發生。不論怎樣,對于目前的我們來說,最好是邊走邊看,且行且珍惜。
——袁老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