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中期和新中國建立初期,我黨抓捕和逮捕了許多戰犯和敵對分子,新中國成立后也沒殺了他們,而是將他們關了起來。
其實我們也知道,拋去這些身份,大部分將領都曾在抗日戰爭中作出過貢獻,正是因為這點毛主席才對他們仁慈。
其實在一開始,很多人都建議處死這些人,畢竟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沾滿了中國人民的鮮血,尤其是毛家人,當年差點被趕盡殺絕。
在這樣的背景下,毛主席按道理比任何一個人都憎恨他們,但毛主席很大度,提出讓許多家庭有“月圓”的希望,因此提出了特赦二字。
當第一批特赦的戰犯名單出來的時候,人們發現他們都是在解放戰爭時期被俘虜的,其中還包括從末代皇帝溥儀特赦。
隨著消息的公布,戰犯欣喜若狂,無比激動,感謝黨和政府的英明決定,甚至還寫信感謝毛主席,在國內引起了強烈反響。
在這批人被放出來后,周總理還專門接見了他們,期間對他們很客氣,沒有一點看不起,讓這些釋放人員更加形象化地認識了共產黨。
隨著大陸和臺灣的聯系,后來中央甚至出臺了相關政策,如果愿意回臺灣,我黨將給足路費,以后愿意回來的照樣歡迎。
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部分的戰犯都有了好的選擇,也促進了大陸和臺灣的聯系,為未來統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但也有人比較特殊,陳長捷當年作為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的一分子,他能夠被關在這里,他將責任歸咎于傅作義。
陳長捷當年可是一位“常勝將軍”,但在1949年的天津之戰中失利了,而且這次失利直接讓他俘虜。
到了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里,陳長捷經常公開痛斥傅作義:“他讓我死守天津,他卻投降搞和平起義,結果我成了戰犯,是個自私的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別人的添油加醋,黃維后來將這種不滿變成了恨,當年他是傅作義的手下,可以說從1940年后就一直跟著他。
1945年陳長捷被蔣介石任命為天津警備司令,這也是傅作義從中不斷提拔的,后來他也一直很信息傅作義。
直到1949年天津戰役打響,我黨34萬大軍圍攻天津,陳長捷手下只有15萬人,但傅作義決定讓他堅守天津。
在這樣的背景下,陳長捷堅決不答應,直到后來被俘,關進了戰犯管理所,在這里聽說傅作義起義了,他內心自然會不平衡。
事實上,傅作義曾經還專門去功德林看望陳長捷,但他的態度很冷淡,不搭理傅作義,甚至讓對方難堪。
其實陳長捷不知道的是,當年傅作義跟中央提出過請求,將天津戰役歸咎于自己身上,應請求釋放陳長捷。
那個時候的新中國有規定,但后來陳長捷被列入第一批特赦名單中,之后中央還給他安排了工作,過起了平淡的生活。
至于陳長捷和傅作義之間的問題,后來他也知道了,那個時候的他們都步入晚年,也早已不計較這些。
但可惜的是,進入特殊時期后,陳長捷被迫去掃馬路,甚至還被抄家,之后他用菜刀結束了妻子的生命,然后選擇自盡。
這個結局是悲慘的,讓人很痛心,但也是時代造成的,誰也無法阻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