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來自粵西小城的6個年輕醫生在北京“C胃出道”。
他們是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粵西醫院(信宜市人民醫院)MDT團隊成員,在全國胃癌中青年MDT菁英挑戰賽歷時5個月的漫長賽程中,過五關斬六將,作為廣東唯一代表闖入總決賽,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腫瘤醫院代表隊巔峰對決,最終斬獲季軍。
小城醫生在大舞臺上盡情綻放,離不開中山六院派駐專家、胃腸外科主任醫師陳實和內鏡外科副主任醫師胡健聰的指導。
再往深處溯源,他們的成長,以及背后所代表的信宜市人民醫院服務能力的整體提升,則是中山六院與信宜市合作共建的顯著成果——2023年初,茂名和信宜積極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決策部署,引進省級優質醫療資源,探索山區縣醫療發展新模式,短短幾個月就開花結果。
同年11月,全省“百千萬工程”現場會在信宜召開,與會人員充分肯定這一模式,認為是高質量推進縣域醫療中心建設的典范。
打造“家門口的中山醫”
在很多人印象中,信宜人看病就醫的安全感、獲得感并不低。國家和省衛生健康委的有關考核中,信宜也總能排名前列。
作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縣,信宜市從醫改之初就開始了自強之路。2017年入選全省縣域醫共體試點縣,2019年入選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以此為契機,市委、市政府投入逾10億元,大幅提升醫療衛生機構硬件水平,同時內引外培推動人才隊伍和??颇芰ㄔO,一步一個腳印前行。
努力體現在數據上,首先是縣域內住院率的穩步提升:2016年以87.9%排名全省第五,2022年以93.7%排名全省第二,僅次于隔壁的高州;在DRG能力和學科建設能力方面,信宜市人民醫院也表現突出,連續多年位列全省第三。
鮮花著錦的背后卻有著不容忽視的遺憾:重大疾病患者外流較多,胃腸腫瘤患者初始收治率僅為17.7%,未能真正實現“大病不出縣”;這些患者帶走了大量的醫保資金,反過來又制約了衛生健康事業的良性發展。
“2018年首次國考,我院成績是B+,但增加四級手術等系列內涵建設指標后,排名就迅速后退,2021年下滑到900多名?!备痹洪L劉小蓮回憶。當時醫院大部分科室主任年齡偏大,新引進的年輕醫生學歷偏低,跟不上時代發展。
放眼整個縣域,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管理運營理念和信息化建設等,與群眾的多元化就醫需求有著較大差距。
如何改變這一窘境?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擴容”“均衡”,兩個關鍵詞為信宜市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指明了路徑。
2023年2月,在省衛生健康委和茂名市指導下,信宜市委、市政府牽頭,中山六院與信宜市人民醫院建立緊密型醫聯體,選派管理和臨床專家常駐,按照“信宜所需,六院所能”原則,從醫院管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教學、服務文化等方面,快速提升后者綜合服務能力,打造粵西、桂東區域醫療中心。
▲2023年2月8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粵西醫院揭牌
這是一種新的合作方式?!拔覀儾皇峭泄?,也不是幫扶,而是合作共建,把粵西醫院作為六院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進行同質化建設,從過去的粗放式發展邁入精細化管理。”中山六院副院長姚麟說。在醫院流程優化、資源配置、績效考核、等級評審等領域經驗豐富的他,被任命為粵西醫院首任院長。
中山六院首批還派出9位高水平常駐專家。他們于3月31日正式到崗,開始了廣州、信宜兩地奔波之旅,也開啟了信宜健康事業的蛻變之路。
更早之前,姚麟就多次為信宜市衛生健康工作出謀劃策。2024年1月,2022年國考成績出爐,信宜市人民醫院排名446名,比上一年前進480名,等級從B提至B++,其中就有他和中山六院專家的深度參與。
如今以身入局,他們把粵西醫院作為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的全新嘗試,啟動“家門口的中山醫”建設,推動醫院向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改革從制度建設開始?!拔覀儚娀茖W管理,把2023年定位為制度建設安全年,新建、修訂制度140余項,廢除8項?!币胝f,中山六院的發展理念平移復制到信宜,包括“三創三服”(創業、創新、創優,服務患者、服務臨床、服務同事)的文化理念等,結合當地特點逐一落地。
在推動“六院經驗”本土化的同時,醫院堅持嚴格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信宜市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永飛兼任醫院黨委書記,協調衛生管理部門乃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為共建保駕護航。
2023年9月和11月,省委書記黃坤明、省長王偉中先后帶隊到信宜市實地調研“百千萬工程”實施情況,對信宜市“建強醫院”提出了寄望。
值得一提的是,信宜市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不止有粵西醫院的實踐,市中醫院與省中醫院、茂名市中醫院建立合作關系,市婦幼保健院與省婦幼保健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建立醫聯體及專科聯盟,也成為提升當地中醫和婦幼??品漳芰Φ挠行剿鳌?/strong>
上下同欲者勝。不久后,2023年縣域內住院率出爐,信宜再次提升0.2%,達到93.9%。增幅看似很小,但在另一個層面體現了改革成效——“與2022年相比,信宜市醫保資金外流減少了大約50%?!币胝f,這才是內涵建設的魅力所在。
打造粵西桂東腫瘤防治中心
醫保資金的留下,前提是重疾患者的留下。
雷先生就是代表。3年前,他腹部持續疼痛且能觸摸到包塊,跋涉4個多小時到廣州就醫,診斷為胃腸道間質瘤,因為病灶復雜、手術風險大,專家建議先藥物控制再伺機手術。然而,往返兩地行程累計近6000公里,雷先生沒有等來好消息,多種靶向藥物治療均未能改善癥狀,還因長期服藥引發下肢浮腫、疼痛。
聽說中山六院合作共建的消息,他抱著一絲希望找到了派駐專家、粵西醫院常務副院長、結直腸外科學科帶頭人駱衍新。
此時,醫院正在推行MDT和ERAS(快速康復外科診療模式),分別出任粵西醫院胃腸外科學科帶頭人和內鏡科學科帶頭人的陳實和胡健聰,聯合腫瘤內科、心血管內科、營養科等科室專家會診,制定了個體化治療方案。隨后,駱衍新與他們通力配合,歷經3個多小時,成功切除直徑達20cm的腫瘤。當天,雷先生就能下床活動。
在家門口就能看好大病,患者不止省錢、省事,還有更多獲得感。
91歲的廖奶奶因為消化道出血,診斷出極為復雜的直乙交界中分化腺癌,以患者的身體狀況,遠程奔波到外地風險極大。但在陳實等人的努力下,老人不出信宜就成功手術,順利切除腫瘤,ICU、營養科等科室則從術后監護、傷口護理等方面提供幫助。兩個星期后,老人痊愈出院,沒有任何手術并發癥。
葉女士懷孕期間,彩超發現胎兒有腹腔腫物,之后到廣州三甲醫院檢查,也未能明確腫物性質。足月后,她在粵西醫院順利分娩,嬰兒被轉到新生兒科,檢查發現左腹有一個直徑9厘米的巨大囊腫,已經危及生命。
中山六院小兒外科專家王德娟聯合派駐專家、兒科學科帶頭人李思濤,以及當地多學科專家,順利為只有4天大的小丫頭摘除囊腫,術中出血量不到10毫升,而且不影響孩子未來的生育功能。
截至2023年12月,信宜市人民醫院累計開展醫療新技術、新項目37項,CMI值增長20%;總手術量同比增長21.52%,四級手術同比增長91.69%;微創手術同比增長46.76%;前文提及的腸胃腫瘤手術更是迎來前所未有的增長,同比增幅高達253.52%。
“我們要把國內乃至國際先進規范的診療技術帶過來、留下來,尤其是讓胃腸道腫瘤方面的優質診療服務在信宜落地生根。”陳實說,短平快的小手術對提升臨床技術意義不大,必須不斷挑戰高難度,改變認知,才能提升。
除了10位常駐專家,中山六院還累計派出柔性專家100余人次。姚麟更充分發揮本院專家在學界的影響力,引進了一批高水平學術會議和論壇。
通過一次次高難度手術的帶教,以及最新的綜合治療、標準化治療理念的洗禮,當地醫生醫技水平快速提升。反映在臨床上,是超過80%的腫瘤患者選擇留在本地就醫,醫院的口碑也迅速傳開,市外患者比例明顯增加。
瞄準粵西桂東胃腸專科和腫瘤防治中心,除了快速提升臨床專科能力,平臺建設也不可或缺。經過10個月建設,9月14日,2024年中秋前最后一個工作日,信宜市人民醫院腫瘤防治中心正式建成,填補了當地腫瘤放療及核醫學的空白。
“這是茂名優化縣域醫療服務體系的最新代表作,也是信宜增強縣域綜合承載能力、著力構建現代城市品質的代表作?!敝苡里w說。
打造縣域醫療中心建設典范
2024年5月21日,一個被稱為網絡情人節的日子,信宜人迎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i信醫”正式上線。
“i信醫突破了物理空間限制,高效整合線上線下醫療資源,患者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全流程、全方位、無縫對接的服務?!币胝f,這一創新打破了智慧醫療的信息孤島,整合了整個縣域醫療衛生機構的信息數據,可以為居民健康畫像,有助于醫療機構??平ㄔO,也有助于健康政策的優化、調整等。
骨科專家王煒昌向本刊記者詳細展示了應用場景,包括且不限于在線問診復診、線上檢查檢驗開單、開具住院電子單、慢病處方開具及續方、藥品快遞上門、??谱o理預約以及上門居家護理等。
“最多時,一天有20多個患者線上問診,我可以即時查看他們的既往病例、在鄉鎮衛生院拍的片子,也可以視頻連線問診?!彼f,截至2024年9月,i信醫已成功連接28個醫共體醫療機構,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809名醫生入駐。
顯然,i信醫是對信宜市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的再一次賦能。
2023年,信宜市依托粵西醫院,進一步整合醫療資源,形成了“1+2+25+352”的緊密型醫共體,并在機制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做了系列探索。
“我們建立了一套新的遴選機制,選拔真正能干活、想干活、能干成的業務骨干到鄉鎮衛生院任職,建立培訓和考核機制,確保醫療資源有效下沉?!币胝f。目前已選派25名主治以上的技術骨干掛職基層衛生院副院長,采取半脫產的方式開展全方位幫扶,提升基層綜合服務能力。
以鎮隆鎮衛生院為例,通過醫共體建設上下聯動,打造血液透析、中醫康復特色專科,當地患者大量外流的情景一去不返,“小病不出村鎮”成為現實。
“中山六院與信宜市人民醫院的合作共建,有效推動了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均衡協調發展,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提高縣域內住院率。”茂名市衛生健康局局長何澤添說,希望粵西醫院立足新起點,錨定建成信宜乃至茂名急危重癥區域救治中心、粵西桂東腫瘤防治中心、國家級縣域醫共體(健康信宜)示范中心等三大目標,堅定不移地貫徹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在醫聯體建設、分級診療、醫院管理、??平ㄔO、特色診療等方面大膽創新,為健康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信宜市和中山六院合作共建是一次10年之約,2024年只是第二個年頭。倘若數據會說話,派駐專家的往來奔波一定不會被忽視——廣州到信宜沒有高鐵,開車單程至少4個小時。“說辛苦也辛苦,但看到取得的成績,特別是想到當地群眾看病不用再舟車勞頓,大家都很有成就感?!币胝f。
他們的辛苦沒有被忘記,他們的成績有目共睹。如今,茂名市衛生健康局總結信宜經驗,結合廣東省人民醫院與茂名市人民醫院高水平醫院共建、廣州中醫藥大學與茂名市中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幫扶化州市人民醫院等探索,形成茂名縣域醫療中心建設的新思路,推廣到所有縣(市、區)域。
從信宜開始,一個嶄新的縣域醫改樣本漸入佳境。
(如無特殊說明,文中數據截至2024年9月)
責任編輯:劉山青
初審:戴希安
審核:簡文楊、樂虞瑩
終審:李文敏
審定發布:李漢榮
稿件來源:廣東衛生在線
記者:宋炳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