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差值我們稱為脈壓,脈壓通常在30~40mmHg,正常不超過60mmHg。
脈壓增大是動脈硬化的一個指標,多見于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上以收縮壓高、舒張壓不高多見。
脈壓增大與腦卒中密切相關,是心血管病和腦卒中發病的重要影響因素,降低脈壓可降低腦卒中的發生。
因此,老年朋友在測量血壓時,不僅要注意收縮壓和舒張壓數值,也要特別注意脈壓是否在正常范圍內,避免脈壓大引發的心血管疾病。
該怎么辦?
舒張壓<60mmHg的患者,如收縮壓<150mmHg,可不用藥物;如收縮壓為150~179mmHg,可用小劑量降壓藥;如收縮壓≥180mmHg,需用降壓藥,用藥中應密切觀察血壓的變化和不良反應。
如何降低脈壓?
包括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
- 非藥物治療包括運動、控制體重等;
- 降壓藥物:利尿劑(吲達帕胺、氫氯噻嗪)、CCB(氨氯地平等)、ACEI(依那普利等)或ARB(氯沙坦等),均可作為初始或聯合藥物。治療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至最大劑量。無并存疾病的老年高血壓不宜首選β受體阻滯劑。
- 非降壓藥物:包括硝酸酯類、他汀類等。
降血壓藥物對血壓下降的幅度取決于用藥前基礎血壓升高的程度。用藥前血壓越高,降壓藥對血壓降得越明顯。因此,對老年人單純的收縮壓升高,降血壓藥對收縮壓下降明顯,對舒張壓影響較小或很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