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鋒
隨著春節臨近,有關火車票購買問題不斷成為熱門話題,尤其是針對“搶票”問題,更是廣被人們關注。特別是,在12306等方面公開表示“搶票軟件”只是噱頭后,澎湃新聞1月22日發布的新聞報道披露,仍有8家平臺仍在推加價加速搶票,不能不讓人更加關注。
既然權威人士已經公開表示,加價搶票是忽悠噱頭,但為何還有這么多平臺仍然在推加價加速搶票業務?有關部門又為何只是口頭說說,而不利用科技手段進行干預,或者針對有可能涉嫌民事欺詐等涉嫌違法的收費搶票行為予以查處?
既然不少平臺仍在推加價加速搶票業務,更有不少人愿意通過加價讓某些平臺代搶票,如果僅僅像有關人士所說是忽悠噱頭,估計加價加速搶票早就自生自滅,沒有什么市場了。但事實是,在青鋒就春運12306票務問題撰寫相關評論后,確有網友留言,其在12306上候補很久沒有購到票,反而通過加價買到車票?;蛟S正是這種存在,讓已經被權威人士一而再公開表示的忽悠噱頭的“搶票軟件”仍有市場存在。
青鋒相信,有關人員公開表示的“票源全部在12306系統中,‘搶票軟件’沒有任何票源,成功率達到多少沒有任何保證”,有一定的事實依據,但也不可否認,在鐵路12306開始放票的時候,某些軟件會在第一時間得到信息,其抓取能力或者說抓取速度肯定比人們手動搶票的能力強、速度快。在同等時間內,其成功率或許就比人們手動搶票的成功率要高。
因為青鋒非計算機專業人員,對于“搶票軟件”到底比人們手動搶票成功率高不高,尚不能作出完全確鑿的判定。但對于有關專業人員就加價加速搶票的行為的認定,覺得有必要再一次公開出來,供有關部門下一步采取相關措施作為參考。
青鋒注意到,四川良訟律師事務所主任蒲杰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按12306官方的說法,其他平臺提供的搶票服務,本身虛構了能夠搶票的事實,在明知加錢與不加速度都一樣的情況下還收費搶票,這已經構成民事上的欺詐”。
而重慶中西律師事務所主任侯亮則認為,“提供搶票服務的平臺肯定是存在虛假宣傳”,以及“這些平臺所使用的技術手段能不能見光,這是潛在的法律風險問題。因為他們搶票需要高頻率訪問12306網站,一旦使用了違法的技術手段,那么這些平臺可能會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刑事犯罪”。
綜上所述,不管是收費搶票構成民事欺詐,還是“可能會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刑事犯罪”,都已經涉嫌犯罪,因而,相關部門不能僅僅是公開說說,某些平臺吹噓“搶票軟件”“加速包”,是忽悠旅客的噱頭,而應該在采取技術手段予以干預的同時,更應該依法依規對這些不法行為予以打擊,而不是任其長期存在,讓其時不時成為網絡熱門話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