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土耳其外長來我國進行訪問活動,期間,他對我國新疆地區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但新疆不是我國最發達的地區,土耳其一直以來卻尤其關注,關注度甚至超過了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實際上,其背后有諸多戰略因素的考量。
新疆位于中國的西北區域,雖然地處相對偏遠,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邊境線長達近六千公里,與八個國家相鄰,在中國向西開放的進程中,新疆扮演著門戶的角色,在 “一帶一路” 倡議里,更是被確立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
19 世紀末,奧斯曼帝國走向衰落,泛突厥主義思潮開始興起,一個以土耳其為核心的 “大突厥帝國”正式崛起,在當時,他們認為新疆維吾爾族是 “突厥兄弟”,妄圖把新疆歸入其設想的 “突厥版圖”,但事實上,新疆的維吾爾族源起于古代回紇人,與突厥不存在直接的血緣關聯。
一方面,奧斯曼帝國借助支持阿古柏來謀求在中亞擴大自身影響力,另一方面,這種觀念的根深蒂固也影響了土耳其對新疆的情感傾向,即便是違背歷史和國際關系的準則,土耳其依舊將新疆放在極其重要的地位。
到了近代,土耳其和新疆的獨特關系進一步形成,甚至逐漸成為影響中國安全以及中國土耳其兩國之間平穩外交的一大障礙。
清王朝腐敗無能,但前期仍有自救運動,為了向西方學習更多的先進理念,清政府開始向西方國家派駐公使,在此期間,開始逐漸有意識地將土耳其正在進行的“西化”改革與中國的洋務運動進行比較與借鑒。
由于當時我國邊境時常陷入戰火與爭議,因此,俄土戰爭的爆發自然引起我國的關注,土耳其也由此進入國人視線,甚至產生了“同病相憐“的情感。與此同時,奧斯曼帝國開始卷入中國邊疆事務的介入也進一步激發了國人對土耳其的興趣,入侵新疆的阿古柏勢力與土耳其交往甚密,接受了土耳其的宗教封號以及軍事援助。
當時李鴻章對土耳其在新疆的相關動向有所警覺,然而左宗棠卻持有不同觀點,他認為,土耳其距新疆路途遙遠,在新疆事務方面 “不足為慮”。
直至 1923 年現代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之后,開始積極且主動地與世界各國構建友好關系,此后的時間,土耳其頻頻向中國拋出橄欖枝希望建交,但清政府姿態高高在上,又擔心土耳其滲透中國,所以態度一直很冷淡。
當時的新疆擔心土耳其利用突厥血緣關系對新疆地區的穆斯林施加影響,堅決反對中國政府與土耳其簽訂任何條約,因此雙方第二次談判也隨之擱淺。
由此可見,一直以來對于土耳其的擔憂不是沒有原因的,土耳其處于亞歐大陸的特殊地理位置,一直以來都將中亞地區視為重要的戰略地位,新疆作為中亞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近年來,土耳其頻頻干涉新疆的問題,并主動挑起內部矛盾,在土耳其國內,部分政治勢力妄圖借助新疆問題煽動民族主義情緒,進而謀取國內選票,多次借新疆問題挑起事端,制造 “反華” 風波。
例如,當時烏魯木齊爆發了性質惡劣的打砸搶燒暴力事件,此事件在當時引發了極大的震驚,但由于新疆事務屬于中國內政,因此各個國家并沒有公開表明自己的態度,只有土耳其反應十分強烈,公然支持 “疆獨”。
當時的土耳其總理公開談話表示新疆人是土耳其的好兄弟,對于發生的暴亂事件表示十分痛心難過,但依舊要維護新疆的人權,并不會輕易向中國妥協,也不會對新疆遭受的不公待遇持續沉默。
土耳其政府這一系列言論可以算得上是極其離譜,但土耳其似乎已經認真了,還承諾向新疆暴亂分子大開國門,提供避難所,并且在土耳其內部造謠,煽動抵制中國商品的輿論。
但實際上在此之前,中國從未把土耳其當成是敵對國家,還曾經在土耳其內部爆發恐怖爆炸案的時候伸出援手,因此,土耳其此次已經觸及到了中國的逆鱗,有網友認為,土耳其是為了取悅西方,加入歐盟,才對華態度惡劣以博取西方國家的好感。
長期以來,西方國家持續借助輿論手段抹黑中國的新疆政策,是一種典型的輿論操弄,他們不斷散播諸如 “人權問題”“宗教迫害” 等言論,構建起一種對中國不利的輿論氛圍,在這種國際輿論環境下,土耳其干涉中國新疆事務竟被賦予了 “正當性”。
這背后存在土耳其更大的野心,一直以來,奧斯曼帝國是無可匹敵的強大帝國,雖解體至今,土耳其始終念念不忘,想要重塑土耳其在國際舞臺的地位。
中東戰局混亂,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庫爾德問題,土耳其在中東諸多沖突中頻繁介入,并插手敘利亞內政,在西方大國、俄羅斯、中國之間來回周旋,但美國只是將土耳其作為中東的棋子,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角色漸趨邊緣。
由于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土耳其的外交關系呈現出高度的復雜性,在國際事務的舞臺上,土耳其多處討好,積極在西方與中亞之間探尋平衡,它作為北約成員國,在軍事、政治等多方面與北約有著緊密的聯系,但又和俄羅斯存在合作關系,在中東地區,土耳其與周邊中東國家的關系也充滿變數。
此外,土耳其對新疆事務的關注同樣反映出其這種戰略定位,然而,新疆事務屬于中國內政,任何國家都不應以任何理由進行干涉。
在這樣的背景下,土耳其對新疆的關注帶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土耳其試圖通過強調與突厥文化的聯系,增強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土耳其一直試圖在中亞地區扮演“突厥語大家庭”的潛在領袖角色,這種文化聯系被土耳其部分政治勢力利用,以增強其在中亞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并且,土耳其國內民族主義情緒較強,部分政客通過炒作新疆問題,試圖在國際舞臺上塑造其“戰略縱深”的角色,然而,現實情況是,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現代,新疆始終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的穩定與發展是中國內政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土耳其并無直接關聯。
土耳其在新疆問題上的干涉行為,嚴重破壞中土關系,也給地區和平穩定帶來負面效應,致使雙邊關系陷入低谷狀態。
穩定的地緣戰略優勢是一個國家成為大國的重要支撐因素,而經濟基礎則是國家發展的基石,雄厚的經濟實力能夠為國家在國際事務中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對土耳其自身來說,目前國力并不雄厚,又缺乏穩定的地緣戰略優勢,很難實現他們的大國夢想,倘若埃爾多安在短期內不能妥善解決經濟與外交方面的問題,那么土耳其的 “大國夢” 將會變得愈加虛幻,甚至有在內外雙重壓力下崩塌的風險。
在后埃爾多安時代,土耳其是否能夠重建國內外的穩定局勢,這仍然是一個極大的未知因素,隨著社會分裂態勢不斷加劇以及經濟危機日益惡化,土耳其的 “大國夢” 很可能會演變成政治泡沫。
土耳其若希望在中亞地區發揮更大的作用,應更多地關注與中國的務實合作,而非通過干涉新疆事務來影響地區格局。土耳其對新疆的關注和干涉,這種行為不僅違背了國際關系準則,也嚴重損害了中土兩國關系。
中國一直強調,新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希望土耳其能夠回歸理性,尊重事實,停止干涉中國內政,
中國在新疆的長期治理和發展政策已經使該地區步入了穩定與繁榮的快車道,新疆近年來在多方面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 “一帶一路” 倡議的推進,新疆成為了重要的經濟樞紐。
土耳其若希望在中亞地區發揮更大的作用,應更多地關注與中國的務實合作,而非通過干涉新疆事務來影響地區格局。
目前土耳其與新疆的關系呈現出復雜但總體積極的態勢,去年6月份土耳其外長在訪問新疆期間表示土耳其支持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明確反對利用民族問題進行反華活動,土耳其不允許在其領土上從事任何危害中國安全的活動。
此次訪問中,新疆也對費丹的訪問表示歡迎,盡管土耳其國內部分勢力仍受歷史遺留的“泛突厥主義”影響,但土耳其政府在新疆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晰和堅定的,明確表示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分裂主義和恐怖主義,也希望土耳其和中國的關系能夠一直維持和平穩定,真正意義上實現攜手共贏。
由于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土耳其外長費丹將訪華——環球日報
土耳其外長訪問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烏魯木齊市和喀什市——土耳其大使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