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蒙古國,你會想到什么?是“風吹草低見牛羊”一樣的壯闊,還是征服歐亞的傳奇英雄成吉思汗?這些確實是蒙古國曾經的深刻印記。然而,如今的蒙古國,早已褪去了這些浪漫的想象,呈現出另一番令人深思的景象。
這個國家地下埋藏著令人咋舌的財富,煤炭、銅礦、黃金儲量驚人,說是“守著金山”都毫不為過。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手握 “家底”的蒙古國卻深陷貧困的泥潭,掙扎在發展的邊緣,甚至被列為亞洲中東部最落后的國家之一。這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
“金山”下的貧困
蒙古國并不算一個大國,面積只有156萬平方公里,人口不過300萬出頭。但這里礦產資源豐富,煤炭儲量估計在500億到1500億噸之間,銅礦有20億噸,黃金也有3000噸,還有其他80多種礦產,真可以說是“家里有礦”。
不過,這些礦產并沒有讓蒙古國民過上滋潤的好日子,反倒讓蒙古成了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這主要是國家的經濟結構和政策方面存在很大問題。
礦業占到了蒙古國總GDP的1/3,出口收入的86%,同時,整個國家吸引的外資有73%都是礦業企業。靠著礦業的發展,這個國家也有過短暫的經濟騰飛。
特別進入新世紀以來,蒙古國依靠吸引各國礦業投資,2013年GDP達到了125億美元,實現了6倍的增長。2012年,GDP增長甚至出現了17%的奇跡。當然,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勞都要歸于我們中國,中國是蒙古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那幾年,蒙古國乘著中國的經濟快車,撈到了不少好處。但可惜,這種態勢并沒有持續太久。經濟數據的短期向好導致蒙古國決策層產生了過度自信,而外資的迅速擴張又引發了其強烈的戒備心理。
2012年前后,剛嘗到點“甜頭”的蒙古國就出臺了很多針對外資(主要是中國)的商業性歧視政策,限制中國企業正常的商業投資或并購。結果大量中國企業撤離,國內經濟立馬現出了原形。
2015年國內外資暴跌85%,到2018年全國GDP還不如中國內蒙古的5%,連鄂爾多斯一個市都比不上。至今整個國家仍有1/3人口處于貧困狀態。
民生困境
蒙古國的畜牧業是其另一大經濟支柱,全國牲畜存欄量約6500萬頭,人均擁有20余頭。但就是這樣一個畜牧業大國,每年居然要大量進口乳制品。由于缺乏冷鏈技術和低溫保存能力,加之道路交通條件落后,大量原奶只能在本地低效消耗。
同樣,因為沒有現代化,規模化的屠宰加工能力,即便是城市地區也難以保障穩定的肉類供應。產業單一,各種行業發展落后,導致國內存在大量的失業人口。2018年的數據顯示,全國有超過90萬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在首都邊緣地帶,大片大片的棚戶貧民窟如野草一樣蔓延開來。很多人就擠在這些條件簡陋的地方生活。同時,由于煤電站缺乏,連首都的路燈都經常不亮。國內更是有90%的成品油依靠俄羅斯供應。
留給這里的男人們只剩兩條出路,要么進山挖礦,要么去草原放牧,而女人們的處境更加糟糕。在社會壓力與經濟困境的雙重擠壓下,許多女性被迫涉足性產業,這一現象已成為蒙古國難以忽視的社會問題。
在寒冷的冬季,首都的街頭常常見到經濟困難的女性尋找“客戶”。首都街頭常見貧困女性招攬"客戶"。據外媒調查,這些女性收入令人非常心酸:一次服務僅需支付40升柴油,按時計費約合170元人民幣/小時,全天服務不足500元。
這一特殊產業的客戶群體中,韓國游客占據相當比例。由于韓流文化在蒙古國盛行,部分韓國游客在此獲得了"特殊待遇",甚至催生了以性服務為賣點的旅游線路。
這一選擇代價是極其慘痛的。相關調查顯示,高達63.4%的性工作者都遭遇過暴力侵害,性病和艾滋病的感染率也居高不下。
“擰巴”的對華態度
說到蒙古國對中國的態度,只能用一個詞“擰巴”來形容。作為連續13年穩居蒙古國最大貿易伙伴的中國,長期占據其對外貿易總額的50%以上。可以說,我國就是蒙古國最重要“金主”。
雖然當前蒙古國經濟形勢不佳,但若不是我們買他們的煤,銅,金第二部分礦產,去那里投資開礦,搞建設,蒙古國的經濟狀況只會更加艱難。
然而吊詭的是,蒙古國始終對這個南方鄰國保持高度戒備,極力推行所謂的"第三鄰國"戰略,即刻意與中俄保持距離,轉而拉攏日韓,美國等不相鄰國家。此前出臺的外資歧視性政策就是這一戰略的具體體現。
面對蒙古國的搖擺態度,中國始終保持戰略定力。歷史也多次證明,不管蒙古國怎么“跳”,最終都不得不回到務實合作的軌道。比如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蒙古國單方面關閉中蒙口岸,結果不到一周國內物價飛漲,政府被迫撤銷決定。
再比如2016年,蒙古國政府不顧我國反對,執意和反華勢力接觸,我國僅僅對過境貨物每噸加收8元檢查費。結果不過三個月,蒙古國內物價飆升,民眾抗議,政府最終只能妥協。
這種經濟上依賴中國卻又在政治上刻意疏遠中國的矛盾做法,使蒙古國陷入"既離不開,又不想靠近"的困境。這種擰巴關系狀態,正是兩國“漸行漸遠”最真實的寫照。
結尾
不過,最近蒙古國似乎終于“醒”了。新總理一上臺就立即對中國示好,不僅承認了過去的錯誤,還提出要主動推進鐵路,能源等合作項目,甚至表態支持“一帶一路”。看來,現實的利益終究比遠方的幻想更有說服力。
當美國,日本這些“第三鄰國”除了空頭支票啥也給不了的時候,蒙古國可能終于明白了,真正能幫自己發展的“大腿”到底在哪里。只是不知道,這次的態度轉變,是真心想合作,還是又一次的權宜之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