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里,巴黎奧運會、歐洲杯、美洲杯、網球四大滿貫等眾多國際頂級體育賽事,吸引了全球大量觀眾關注。濃郁的體育氛圍,使這一年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體育大年”。在國內體育領域,CBA、村BA等籃球賽事以及籃球綜藝激戰正酣,其精彩瞬間通過各類媒體廣泛傳播,點燃了大眾對籃球的熱情。
近日,愛奇藝《我的主場》迎來最終之戰,李世達、馮桔、毛江龍、蔣嘉軒、索啟源、邊疆、李佳諾、魯博然、巴恩澤、蘆奕人十人最終成軍,組成“夢幻一陣”籃球隊。冠軍李世達獲得MVP稱號。成員們舉著獎杯歡呼雀躍的繞場一周奔跑,和現場的觀眾擊掌慶祝,也為這為期四個月的“主場之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我的主場》憑借新穎賽制和精妙設計,充分展現籃球競技魅力,陪伴觀眾見證了60位籃球少年的熱血逐夢旅程。無論是專業球員還是業余愛好者,都能在節目中找到自身縮影,體會到體育精神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
以球為媒
激發熱血青春的情緒共鳴
科比在退役信《親愛的籃球》中寫道:“六歲時愛上了一顆躍動的皮球,卻從未見到過隧道盡頭的一抹曙光,我只看見自己一直在隧道中用盡力氣奔跑奔跑奔跑?!边@字里行間蘊含的對籃球純粹的熱愛與執著,正是《我的主場》里那群少年的真實寫照。
再見少年拉滿弓,不懼歲月不懼風。節目中,少年們在球場上展現出極高的專業素養,面對強大對手,他們毫無懼色;遭遇挫折與失利,也從不言棄。
呂安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這位前CBA成員,即便因手腕傷病于去年退役,可他對籃球的熱愛從未熄滅。在“魔王”挑戰賽中,他開場便彰顯統治力,一舉拿下12分,并貢獻1籃板、2搶斷,包括1記扣籃,其扣籃動作干凈利落、力量感十足,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對籃球與對勝利的渴望。
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毛江龍,一度在大學CUBA賽場上黯然失色,成績并不理想。但他并未沉淪,而是在挫折中不斷反思、成長。在《我的主場》與上海交大的比賽里,他多次摔倒,卻每次都毫不猶豫地迅速爬起,繼續拼搶。不懈的堅持與拼搏終于迎來了回報,毛江龍憑借著在賽場上的出色發揮,成功入選 “夢幻一陣”,并榮獲第三名的佳績,向所有人證明了自己的價值與潛力。
張嘉特在比賽中同樣歷經坎坷,選錯隊伍、領先一分被絕殺、被以下克上等遺憾常伴左右。這反而讓他對籃球的熱愛與追求愈發堅定。此后,他不斷調整狀態與策略,全力提升自身實力。
這些在賽場上“披荊斬棘”的經歷,與當代年輕人在社會和職場中拼搏的現實境遇相呼應。自我實現的道路上,艱難曲折是常態。當觀眾真切看到“籃大”們在競技背后付出的無數努力與汗水時,也會更深刻地理解,每一份成功都絕非偶然。只有不斷打磨自己的技能,提升抗壓能力,才能向著心中的目標邁進。
除了賽場上全力以赴地拼搏,“籃大”們在賽場下的生活同樣真實而多彩。場下的少年們暫時褪去了球場上的嚴肅與專注,他們搞怪耍寶、互相整蠱,為節目增添諸多輕松歡樂氛圍。
“氣氛擔當”王景澤憑借媽媽做的煎餅成功打開社交圈,用美食拉近了與隊友間的距離。選手入場環節,他充分發揮“整蠱”天賦,制造了不少體育生“社死”名場面。陳鼎新模仿巴啦啦小魔仙、楊諾言模仿熊二,同樣令人捧腹大笑。
這些搞笑又可愛的互動場景,與球場上的緊張激烈形成鮮明對比,不僅呈現了少年們純粹又深厚的友誼,更極大增強了節目的感染力。讓觀眾在欣賞高水平籃球賽事的同時,也能暢享輕松愉快的娛樂時光。
更加多元的賽事體驗
多視角推動籃球文化傳播
在全民健身熱潮的有力推動下,體育文化于社會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年輕群體積極踴躍地投身各類體育活動,不僅希望借運動強身健體,還渴望在其中展現自我、拓展社交、釋放壓力。尤其是女性群體,對體育賽事的關注度也在持續攀升,正逐步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與推動者。
《我的主場》敏銳洞察到這一社會趨勢,通過策劃豐富多樣的賽事環節和線下活動,全方位滿足各類籃球愛好者的需求,帶來更加多元的賽事體驗。
首先,節目中60位背景各異、籃球水平與風格不盡相同的籃球少年,為大家帶來了不同的觀感。年輕觀眾能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夢想與追求,感受青春的蓬勃活力與激情;女性觀眾不僅能欣賞到陽光帥氣的少年們在賽場上角逐,還能通過他們場下的友愛互動及情感故事,滿足其對細膩敘事的追求。如少年們得意時的歡聲慶祝,失利后的互相安慰等,都可以讓女性觀眾看到籃球運動背后溫暖的一面。
為了給觀眾帶來更新穎的觀賽體驗,《我的主場》在賽制與玩法上大膽創新,大幅提升了節目的觀賞性與吸引力。節目巧妙融合籃球的競技性與娛樂性,采用2V2、3V3、5V5等多種賽制——2V2比賽考驗個人攻防能力與選手間的默契程度,3V3比賽在個人能力基礎上又注重基礎戰術配合,5V5比賽則更強調團隊整體實力與戰術執行。
比如“贏了都是我們的”挑戰賽規則,十組選手進行2V2比賽,率先獲得15分的隊伍贏得對手所有積分,這樣就能最大化凸顯比賽的緊張感與刺激性。豐富的賽制設計,讓觀眾能更細致入微地了解選手的風格實力以及不同賽制的差異性,進一步推動了籃球文化在年輕人群體中的傳播。
此外,節目安排選手與CBA球員、高校籃球隊以及村BA等強隊展開較量,提升比賽的競技性與對抗性。與強隊過招,讓選手們得以學習先進的籃球技術與戰術理念,實現自我成長與進步。對于觀眾而言,不同層次籃球水平的碰撞,充分展現出籃球這項運動的魅力。
如與上海交大的比賽中,吳澤昊(上海第一高中生,現交大籃球隊隊長)、陳天燦(大學生頂級后衛,2022耐高冠軍)等實力選手與主場少年展開激烈對抗,令觀眾大飽眼福;與CBA球員的比賽中亦是精彩紛呈,少年們雖壓力巨大,但仍頑強拼搏,展現出昂揚斗志。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并關注籃球運動,《我的主場》還走進東莞、福州、長沙等城市開展線下路演活動,與當地觀眾進行深度互動與交流。路演中,既有精彩的籃球表演與比賽,又設置了趣味十足的互動環節,還有籃球明星的參與,讓觀眾近距離感受籃球魅力。
節目雖然收官,但對籃球文化的推廣并未止步。從《我的主場》脫穎而出的“夢幻一陣”將在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區的匯一城擁有專屬的夢想籃球場。同時,“夢幻一陣”也將啟動一百場線下挑戰賽,并參與到影劇綜、晚會等豐富的場景中,進一步推動籃球運動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籃球運動中來。
青春風暴來襲
探索體育+綜藝新表達
中國體育消費市場近年來呈現出的蓬勃發展態勢,為各類體育活動和相關產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024年體育消費報告》指出,體育消費新模式不斷拓展,“體育+”的影響力加速釋放,創造出眾多新業態新模式。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體育與綜藝的融合成為了一種新的趨勢,體育綜藝節目的形式和內容不斷拓展,逐漸成為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愛奇藝作為青年文化領域的引領者,其在體綜賽道的實踐也始終秉持著創新探索的態度,僅在2024年就上線了三檔風格類型差異化的體綜節目。
百人身體競技真人秀《勢不可擋》,打破體育競技圈層,匯聚了多元背景選手,以創新的趣味項目,展現體能競技的魅力;籃球運動社交真人秀《我在橫店打籃球》,融合影視與籃球元素,在獨特場景中,通過趣味賽制與明星社交,為觀眾帶來輕松又熱血的籃球綜藝體驗;再到如今的《我的主場》,將籃球運動與綜藝元素巧妙融合,為觀眾帶來了獨特的視聽體驗和情感共鳴,而節目組中熱血追夢、團隊協作、拼搏不放棄等價值觀,也向廣大觀眾傳遞了積極影響。
這三檔節目通過創新選手構成、融合多元元素、打造獨特體驗等方式,突破傳統體育綜藝模式。同時加強在拓寬受眾范圍、豐富節目內容、增強觀眾共鳴等方面的探索,回應了社會對體育文化和全民健康的需求,為體綜賽道創新注入活力。
2025年進入體育小年,國內外重大賽事相對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體育綜藝或將成為競技流量的重要承載方。期待愛奇藝能夠開拓更多“體育+”題材綜藝,繼續引領體綜賽道健康發展,為觀眾帶來更多精彩的青年文化節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