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產業的興起,讓“芯片”在每個國家都變得越來越重要。三星、臺積電,這兩個都是亞洲比較出名的芯片公司。
在種種原因的加持下,這兩個公司一直都“唯命是從”于美國。
但最近三星和臺積電先后官宣的內容,讓外界都判定他們“叛變”了。
三星和臺積電為何對美國的態度轉變如此之大呢?為什么外媒還說到:中國不買了?
一、從“唯命是從”到“叛變”?
從高新技術產業目前的發展程度來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是要暫時領先于亞洲的。而我們亞洲比較著名的三星和臺積電基本上也都事事聽命于美國。
2024年,在美國芯片補貼政策的影響下,三星和臺積電紛紛選擇去往美國建廠。
但事情發展不到一年,外界為何就會傳出這兩個公司“叛變”的消息呢?
其實說是叛變也不盡然,根本上還是美國與三星和臺積電之間的利益發生了沖突。
正在這場沖突中,美國有自己的“謀略”,三星和臺積電也有自己的“計謀”。
原來,當三星和臺積電真的到了美國投資建廠之后,發現美國的所作所為并不像他說的那樣好聽。不僅補貼拿著沒有所說的那么容易,甚至還限制他們的芯片交易對象。
沒錯,美國就是以此來要挾限制三星和臺積電,不要為中國提供芯片供應。
三星和臺積電顯然也不是好對付的,他們可深知“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道理。說白了,他們就是既想要這個,又想要那個。
既想美國能為自己公司的發展提供資金、場地等各方面的補貼支持,又不想失去中國這個消費潛力巨大的市場。
所以,才會有消息宣稱三星和臺積電“叛變”了。
他們在和美國簽完協議之后,仍舊沒有放棄中國市場。通過“回歸本土”的名義,三星和臺積電可以說是明目張膽的“違背”美國的意愿。
三星不惜耗費巨資在韓國建立全球最大的芯片生產基地,臺積電也在臺灣“開疆擴土”。
在美國的芯片生產基地固然不能向中國出口芯片,但在韓國和臺灣本地的生產基地顯然就不受此控制。
再來看美國方面。美國當時推出這一補貼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把芯片的主要生產鏈拉回來。
同時,還想借此控制中國進口芯片。明顯的,美國這一次失利了。
三星和臺積電固然有部分生產鏈投放到了美國,但大頭人家都放在自己國家了。畢竟中國市場這塊肥肉,沒有誰會愿意輕易放掉。也因此,有很多消息爆出三星和臺積電“叛變”了。
歸根結底,還是這兩者和美國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
一旦利益沒有談攏,一旦一方違背另一方的意愿,肯定都是先為自己考慮。
三星和臺積電這樣做也不是不能理解。“防患于未然”,是每個國家和企業能夠走的長遠要做到的點之一。
作為全球數得著的芯片公司,三星和臺積電這樣做,即使有底氣的,也是更有利于自身發展的。
不再完全受美國控制的三星和臺積電,讓美國感覺他們叛變了。
那為何又會有外媒稱“中國不買了”的?
二、中國不買的底氣
在中美貿易戰“全面爆發”之前。中國的芯片進口之路還算是比較暢通的。
中國的很多智能產品,像手機、平板、電腦等,這些里面的芯片幾乎都能通過進口實現。
但由于中國5G技術的遙遙領先,讓美國在地位上感受到了深深的威脅。
此時也同樣借助于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美國開始限制中國在芯片上的進口了。
不僅如此,美國還帶頭其它國家共同對中國的芯片發展施行“壓制”。
不向中國出口芯片的同時也全面封鎖芯片研發技術的流出,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的遏制著中國的發展。
一開始,中國受這方面的影響也確實比較大。一下子斷了智能設備中相當于大腦的存在,沒有多少公司能夠承受的住。
可我們國家是萬千且富有拼搏精神的,這一點也同樣體現在對于芯片的研發方面。
如果說,在美國這樣切斷中國的“路”之前,中國的芯片還處于一個初步發展階段。
那么,美國的這一做法無疑讓中國更深刻的覺醒,更深刻的意識到芯片對于一個國家的發展多么重要。
也因此,我們國家變得更加注重芯片的發展,我國的芯片發展也不斷的邁上一層又一層臺階。
從國家和政府方面。
為了更好的支持我國芯片產業的發展進步,政府不僅在政策方面,在稅收、人才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傾斜。這為我國芯片產業的不斷進步提供了和好的環境空間。
從芯片產業和公司方面。
我國這幾年這一方面的公司和企業也是不斷的涌現。也有越來越多的大企業、大公司愿意在芯片研發上投資支持。比如最出名的華為。
從外部國際環境方面。盡管美國已經一再“帶頭”了,但有很多國家還是能夠意識到中國的市場是多么強大的。
所以并沒有真的不與中國在這方面來往。這也側面推動了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
影響推動中國芯片產業發展的原因還有很多。
它們綜合在一起,共同發力,讓中國的芯片產業更上一層樓,當然也有了“不買的底氣”。
而外媒說的“中國不買了?”,一方面對中國芯片進一步發展的認識。另一方面也是擔心如果中國真的不買了,這一消費市場的失去,對他們來說肯定是一份巨大的損失。
雖然我們的芯片產業這幾年呈一片向好的發展,但我們仍與美國、韓國等芯片強國有一定的差距。
畢竟不管是從起步時間上,還是從產業基礎上,人家都要優于我們。因此我們仍需要一些時間去追趕。
當然我們所說的“不買”,并不是指“徹徹底底的不買”、“完全不再依靠”。只是說,比起之前,如果三星和臺積電再聽從美國的徹底不對我們出口了,我們也不至于自亂陣腳。
三、合作才能共贏
三星和臺積電的“叛變”,讓我們意識到,美國想要在芯片行業“一枝獨秀”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中國的發展也讓我們意識到,只要國家足夠自強,任憑你再怎么封鎖,我們仍會進步。
每個國家都知道芯片之于現在的信息時代是多么的重要。
而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每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和進度又有著大小不一的差異。那么在這個錯綜復雜的大環境下,芯片行業應該朝著一個什么樣的方向去發展呢?
簡單來說,就是應該秉持著“合作共贏”的理念。
芯片這個東西,固然科技含量很多高,固然現在有很多國家還不能自主研發,但并不代表之后也是這樣。任何一項技術,不管你再怎樣保密,總會多多少少的泄漏出去。
因為我們當今世界就是一個開放交流的世界。在時間的推移中、在日復一日的國家交往中,沒有一項技術可以永久的得到封存。
既然是一項能夠惠及全球的技術,為何偏偏要為了取得“霸主”地位,來采取一系列不合理的行為呢?
這是得不償失的,也是在為未來的自己拉仇恨。
而且在這個巨大的國際社會中,每個國家都是互補的。
有的國家可能擁有自主研發芯片這項技術,有的國家可能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有的國家可能能夠提供豐富且廉價的勞動力。
仔細想來,其實任何一個國家都離不開其他國家。不管國家綜合實力是強是弱,總會有需要別過來幫助自己的時候。并且或許可和其他國家一起合作,能夠產生更大的利益也不一定。
從歷史的發展和當今的局勢來看,不管是哪個產業的發展,合作共贏永遠是主旋律。芯片也不例外。
三星和臺積電不愿放棄我們國家的消費市場,我們也想學習學習這兩個巨頭的芯片技術。
這也側面證明了,如果可以有所合作,我們不僅能夠共贏,獲取還能有更上一層臺階的發展。
也希望美國能夠更清醒的認識到,“一個國家說了算、技術壟斷”的歷史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那種想要把所有高新技術都捂在自己懷中,一點也不讓別人得到想法已經不現實了。現在和平與發展、合作與共贏才是時代的主流。
結語
與其說三星和臺積電“叛變”,倒不如說他們對于問題的應對非常之靈活。
而這兩個公司的態度和外媒的評論,又是對中國芯片發展的側面肯定。一切都在發展變化中,未來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你對于三星和臺積電的這種“叛變”如何看待呢?你認為我國芯片行業現在發展的如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