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偷走中國最好的工程師。如果這些工程師在美國工作,我們的處境將會更好。”
今年美國智庫的一位高級總監大放厥詞,明目張膽地表示美國要挖人。
起初還以為美國只是說說而已,然而就在最近,美國一周之內一口氣挖走了4名中國頂級人才。
此事瞬間在全球范圍內引起轟動,中國該如何應對呢?
撬走人才
有消息稱,Meta公司一周之內從OpenAI的挖走了8名最關鍵的人物,其中四位還是華人。
這些人可都不簡單,他們涵蓋了圖像生成、語音識別、意義系統等多個關鍵技術領域,在原公司擔任的都是核心角色。
為了挖掘這些人才,扎克伯格可下了血本了,不僅給他們開出千萬年薪,甚至部分員工還提供一億美元的天價簽約金。
除了Mate有這樣動作外,美國的芯片巨頭英偉達,也挖掘了兩位華人Ai天才。
朱邦華是華盛頓助理教授,而另外一位是加州大學的教授,研究領域非常廣泛。
這兩個人之前的發展勢頭就很強勁,短短一年時間就開發出了能與GPT相媲美的開源模型,并獲得1060美元的融資。
而且作為英偉達的CEO,黃仁星本身就是華人,所以對于華人的挖掘方面他十分了解。
不只有這兩家公司在挖掘華人AI人才,6月26日,華人AI科學家何愷明宣布,自己以“杰出科學家”的身份加入谷歌。
那這樣一來,高階人才紛紛向著頭部大公司涌動,一下子就改變了行業環境。
那為什么華人AI人才這么受歡迎呢?
這就得益于中國的基礎教育了。
華人受追捧
中國的數學、物理堪稱兩大魔鬼,同時也為華人AI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正是這兩個學科,讓中國學生在概率統計線代數等AI底層領域比美國要強。
2024年,中國AI專利申請占全球的55%-61%,是美國的4倍,STEM畢業生數量是美國的8倍。
從這些明顯的數據中就能看出,華人AI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著明顯的優勢。
而美國的教育一直推崇的“快樂式教育”,這就導致在培養基礎學科人才方面不給力。
而且,美國的科研環境也缺少問題,比如學術造假、科研成果商業化等事件時有發生。
這種情況下,美國的一些企業只好把目光投向了華人人才,希望他們能彌補自身在AI領域的人才缺口,以此來維持自己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地位。
從被搶走的人才來看,主要集中在關于AI的多個領域。
比如圖像生成,從OpenAI跳槽的幾位研究人員,在原來的公司就是參與的相關研發,而圖像生成在現在AI繪畫和影視制作等方面應用十分廣泛。
有不少網友看到這一情況后感到十分驕傲,畢竟在大家眼里華人天才就是最牛的。
但還是有不少網友擔心,這些高階人才的流失,會不會導致中國AI領域的下降。
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中國企業也是開展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
人才吸引策略
像騰訊、華為、阿里等企業紛紛啟動“百萬年薪+股票期權”等方式吸引人才。
6月16日,騰訊還舉辦算法大賽。
在這場比賽中,該企業拿出了百萬獎金和校招offer的待遇吸引全球人才,其中冠軍可以享有200萬獎金,就算沒能得冠,只要能進前十,就能獲得騰訊核心業務的offer。
其中,騰訊就在今年啟動了最強招聘計劃,一口氣開放了上萬個技術崗位,6月份更是推出了“青云計劃”,面向全球招攬人才。
還有今年爆火的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在論壇現場表示所有崗位都招人,希望大家踴躍報名。
這些計劃,不僅給AI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也為AI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這場人才搶奪戰,不只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戰爭”,也是國與國之間的較量。
美國想通過挖走中國的頂尖人才,來遏制中國AI 的發展,中國就需要通過加大資源的投入,強化人才的留存,來應對挑戰。
這場AI搶奪戰還在不斷加強,但中國有句老話“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只要能將人才留住,那就什么都不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