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縣岱東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經舟山市人民政府批復同意,現根據有關法律要求,予以公告,詳細內容如下:
1.規劃范圍
本規劃范圍包括岱東鎮鎮域和鎮區兩個層次。
鎮域轄區包括沙洋村、龍頭村、涂口村、北峰村、虎斗村5個行政村,按照上位傳導鄉鎮規劃編制單元劃定規劃范圍總面積25.64平方千米。
鎮區范圍包括建制鎮政府駐地的建成區,涉及北峰村、涂口村、虎斗村,面積80.49公頃。
2.規劃定位
落實岱山縣級總規對岱東鎮的主體功能定位、主要職能分工等要求,確定岱東鎮為城市化潛力地區,確定總體目標定位為高品質綜合型城市新區。發揮岱東鎮良好的濱海景觀資源優勢,積極融入中心城區,打造成為生態型海濱休閑旅游度假區。
3.規劃目標
到 2025 年,加快推進華東第一灘濱海休閑旅游目的地、岱山城鎮融合樣板建設,依托優質自然岸線,積極發展觀光度假、康養運動、研學旅游、休閑農業,全域鄉村振興共富發展成效顯著,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更加協調,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清晰合理、優勢互補,為基本實現高水平現代化美鎮開好局、起好步。
到 2035 年,基本實現高水平現代化美鎮建設,全面建成生態型海濱休閑旅游度假區。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基本形成主體功能區格局更加優化,功能分區更加合理高效,城鄉發展差距明顯縮小;資源利用更加集約,生態環境更加美麗,鎮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
4.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
落實上級下達任務要求,到2035年,岱東鎮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404.32 公頃,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330.55 公頃;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 163.78 公頃;城鎮開發邊界面積不超過429.37公頃(2022930啟用版)。
5.構建“一心兩軸,一帶三片”的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構建“一心兩軸,一帶三片”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一心兩軸”。“一心”即圍繞岱東鎮區打造的城鎮綜合服務中心。“兩軸”分別為南北向沿526國道形成區域協同的526國道綜合發展軸,以及東西向沿超沙線形成的貫穿各功能片區的城鄉融合發展軸。
“一帶三片”:“一帶”即濱海風情休閑帶。“三片”即三個片區,分別為濱海新城融合發展區、山海田園保護利用區、山水田園保護利用區。
6.綜合交通體系
規劃構建“兩橫四縱”的主路網格局,承擔鎮域對外客流和區域旅游客流的快速集散功能。
國道。共計1條,為現狀526國道。道路兩側預留20-30米的防護綠帶。
縣道。共計3條,為現狀超沙線、高雙線和規劃部分改線的板東線。縣道按照兩側各10米設置建筑控制區。
鄉道。共計4條,為黃大線、上莊線、方北線、黃護線。鄉道按照兩側各5米設置建筑控制區。
構建鄉鎮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級路網體系。
主干路。包括東西向磨心路和海悅路,兩條紅線寬度為40米。
次干路。包括超沙線、合興路、江泉路、海平路、海靜北路、落霞路、雙峰路、黃城線。其中,超沙線紅線寬度10米,合興路、江泉路紅線寬度12米。
支路。包括鹽田路、菜市東路、育新路等,規劃道路紅線寬度10-14米。
7. 全域公共服務體系
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推動公共服務、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并軌。統籌鎮域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提升城市居民公共服務水平,完善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均等化目標。
8.強化規劃傳導
以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作為指導和約束全區各級各類規劃編制實施的依據。傳導落實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劃定任務和控制要求,強化“三線”的剛性管控作用。傳導落實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主體功能定位、約束性指標分解方案、規劃用途分區、空間控制線、重大項目和工程等要求。
9.規劃數據庫建設
依據鄉鎮級規劃數據庫建設標準和數據匯交要求,形成鄉鎮級規劃數據庫,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作為詳細規劃編制和審批的基礎和依據,推進空間規劃編制、審批、實施、監督等全過程數據化管理。
來源:岱山縣人民政府網站
你可能還關注以下內容:
1、
2、
3、
4、
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