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紀初的二十年里,我曾經多次去朝鮮旅游。還曾作為貿易公司的代表,在朝鮮待了好幾年。
那段時間里,我的足跡遍布了朝鮮的多個城市,包括平壤、開城、羅先、新義州等。
其中,新義州是我去的比較多的城市,本篇文章,就來重點說一說新義州朝鮮人的生活情況!
要去新義州,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丹東出發,過了鴨綠江大橋,就能抵達了。
但新義州那邊有負責查看證件的朝鮮士兵,他們會仔細地檢查每一個人的證件,主要是護照上的照片,是不是和本人長得一樣。
朝鮮的士兵普遍不高,大概在一米六左右,身穿土黃色的軍裝,面容嚴肅,很有些不茍言笑的模樣。
一般而言,只要證件齊全,朝鮮士兵們不會為難人,會直接放行,只是臉色會有些不耐煩的模樣。
但如果給上一包煙的話,他們就會和顏悅色起來,放行速度也會更快一點。因為香煙在朝鮮是硬通貨,朝鮮人的工資普遍不高,一般很少舍得花錢買整包的香煙。
基于此種原因,我們每次在入境朝鮮的時候,都會隨身帶著兩條煙,就是為了處理事情時方便,以備不時之需。
相對于朝鮮的其他城市來說,新義州市的管理還是比較寬松的,外國商人們可以較為自由地活動。
畢竟,新義州市作為一個邊境通商口岸,如果不保持開放包容的態度,是很難吸引到外國商人投資的。
再加上來新義州投資的外國商人以中國人為主,而中朝兩國的友誼又是源遠流長。
從這方面來說,我們這群中國商人在朝鮮過得還是比較舒服的!
在新義州,我們可以去餐廳吃飯、商場買東西。但有一個前提,必須得在涉外餐廳和涉外商場消費,這是專為外國人服務的場所。
還有,這些涉外商店一般只收外國貨幣,而且以美元、歐元、英鎊、人民幣、日元這五種貨幣為主。
至于朝鮮元,外國人是不可以在朝鮮使用的,而且也不能將朝鮮的貨幣帶出朝鮮,這也是一種要遵守的規則。
新義州的市區并不大,現代化高樓大廈也不多,只有少部分國營商場和酒店是最近這些年新建起來的。
除此以外,新義州大部分的房子都是幾十年前建造的,甚至有一些房子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志愿軍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
不過最近這些年,新義州也在市區以及鴨綠江邊建造了一些嶄新的住宅樓,以此來獎勵那些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朝鮮人。
因為朝鮮人的房子都是免費分配的,所以他們一般沒有住房的壓力。只是住老舊的樓房還是新式公寓樓,就全憑自己的能力了!
在朝鮮的大街上行走時,我發現朝鮮人穿地都很整潔。尤其是男同志們,以黑灰色的西裝為主,很少有穿鮮艷服裝的。
女孩子們還好一點,既可以穿短裙職業裝,也可以穿傳統的朝鮮民族服裝。
而且,朝鮮人也基本上不穿牛仔褲,因為他們認為牛仔褲具有西方深深的文化烙印。
在頭發方面,朝鮮的男人們不可以留長發,也不可以染發,而朝鮮女人們可以
染金色、黃色、棕色等幾種顏色的發型。
如果是老年人,則可以把頭發稍微留長一點,還能為了美觀,把白發染成黑發。
從我接觸的朝鮮人來看,他們大都很有禮貌,見面時會主動握手并鞠躬,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
朝鮮當前還是實行的糧食起供給制度。每人每天的糧食額度都是固定的。根據職業性質的不同,成年男人們每天的額度在500克到700克之間。
而女人們因為飯量小,每天的糧食配給額度在400克到600克之間。
朝鮮實行的男女平等制度,不管是農場還是工廠,都能看到女工勞作的身影。
即便是在需要搬運貨物的重體力場所,也有女人在干活。雖然工作起來會有些吃力,但每天的糧食配給額度也會多一些,能達到600克左右。
在我看來,朝鮮女人們是非常勤勞的群體,她們在白天辛苦工作以后,晚上下班還會洗衣做飯,照顧一家老小的生活日常。
所以,我的同事們經常會羨慕地說道:“朝鮮女人們真賢惠,能娶一個做妻子就好了!”
但也只能想想而已,因為在一般情況下,朝鮮女人們都是不外嫁的!
雖說過去了這么多年,但回想起在朝鮮的生活日常,還是會覺得很甜蜜,那是一段值得品嘗的美好回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