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的電影大戰年年都精彩,但今年《蛟龍行動》的表現,真是讓人大失所望。
據悉該片投資了 10 億,但上映后卻連續三天單日票房都沒能過億,直接成了今年春節檔第一個被市場淘汰的大片。到底為啥會這樣?咱就來好好嘮嘮。
題材不符春節檔氛圍
春節檔觀眾更愛看那種輕松愉快、合家歡的電影。
像《哪吒之魔童鬧海》,畫面漂亮,故事老少皆宜,又熱血又幽默,簡直就是春節觀影的首選。
《蛟龍行動》呢,軍事題材,雖然戰爭場面拍得挺震撼,但整體氛圍太緊張刺激了,少了春節檔電影該有的溫馨和親情元素。
當然,不是說軍事片沒戲,但前提得口碑十分爆,顯然《蛟龍行動》并沒闖出來。
宣傳翻車
《蛟龍行動》在宣傳上,那叫一個“作”。一直打著“保密”的旗號,想靠神秘感吸引觀眾。
結果適得其反,把觀眾都給惹毛了。現在這年頭,觀眾在觀影前都希望能對電影有個大概了解,有點期待值。你啥都不透露,觀眾怎么知道這電影值不值得看?
而且,春節檔競爭那么激烈,其他電影都在拼命宣傳,只有《蛟龍行動》像個“悶葫蘆”,觀眾自然就被別的電影吸引走了。
演員陣容大換血
第一部《紅海行動》里,張譯、黃景瑜那幫演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可到了《蛟龍行動》,主演換成了黃軒、于適,蔣璐霞也只算客串。
新演員雖然各有各的亮點,但和第一部的演員比起來,票房號召力和觀眾認可度還是差了一截。
觀眾對第一部演員的感情那么深,突然換了一批人,難免會有些抵觸。而且,新黃軒于適的票房號召力顯然不夠,角色塑造上也差點意思,這直接影響了觀眾對電影的期待和觀影欲望。
口碑崩塌
口碑對一部電影的票房影響有多大,不用多說吧。
《蛟龍行動》的豆瓣評分只有6.6分,4萬人打分,三星占比高達38%,比第一部《紅海行動》的8.2分無疑差了不少。
不少觀眾吐槽,故事線太碎,邏輯混亂,看得人云里霧里。春節檔那么多選擇,觀眾肯定優先選口碑好的電影。
《蛟龍行動》口碑這么差,觀眾一看評分,直接就放棄了。而且,負面口碑傳播得特別快,越往后,對票房的影響就越大,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檔期選擇失誤
今年春節檔,那叫一個“神仙打架”,《哪吒之魔童鬧海》《唐探 1900》《熊出沒?重啟未來》《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蛟龍行動》選在這個時候上映本是沒錯,但當口碑不行且沒有票房號召力的時候,這么多強勁對手就有點要命了。
觀眾的注意力都被其他片拿走了,票房能好才怪。要是換個檔期,比如國慶檔,競爭沒那么激烈,說不定還能有點機會。
但春節檔,觀眾的選擇太多了,《蛟龍行動》的題材和口碑又不夠突出,被淘汰也是意料之中。
結語
《蛟龍行動》的票房失利,真的是“多災多難”。題材不符春節檔、宣傳翻車、演員陣容大換血、口碑崩塌、檔期選擇失誤,這五大硬傷,任何一個都能讓電影喝一壺,更別說一起出現了。
從目前票房數據來看,《蛟龍行動》預測票房落點會在5億左右,算是今年春節檔第一部被市場拋棄的大片。可惜了10億成本打了水漂,也讓林超賢第一次開始被觀眾質疑,真是得不償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