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息啊兄弟們,特斯拉公布了第四季度財報,單季度利潤同比下滑70%,全年利潤更是下滑53%,只剩下了70.9億美元。更讓許多人想不到的是,特斯拉不僅利潤下滑,而且銷量也是下滑了1%。這都是十年來罕見的情況。
對于利潤下滑,特斯拉的解釋是他們下調了兩款車型的售價。不過有趣的就是,資本市場似乎對于特斯拉利潤、銷量下滑并沒有太大的擔憂,市值單日還是上漲了4%。
如果你把這兩個問題放在一起看,那問題更加嚴重,在售價下調的情況下,最終銷量還是跌了1%。
那特斯拉為何會出現銷量、利潤雙雙下滑的情況呢?我覺得這其中的關鍵就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集體崛起。特斯拉全球過半市場是在中國。可是過去一年,中國電動車是百花齊放。
比亞迪依然保持強勢,同時小米、理想、小鵬、蔚來等新勢力也推出全新的產品。問界、智界等品牌的橫空出世,更是直接給市場投下了一顆炸彈。為了搶占市場,各個品牌都紛紛是加量不加價,甚至在不斷的降價。同時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成本也在下降。廠家于是紛紛把這部分的利潤讓給消費者。
現在電車的技術不斷在進步,價格又在不斷下降,中國汽車產業的集體崛起,已經形成了規模效應。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一大的汽車出口國。比亞迪在巴西、奇瑞在俄羅斯,都具有巨大的優勢。
特斯拉雖然有先發的優勢,但是現在在產品上特斯拉的優勢已經不明顯了。現在特斯拉做得最好的就是他們電控技術,確實在電耗上面其他品牌暫時還無法跟特斯拉相比。可是在其他方面,特斯拉已經沒有絕對的碾壓優勢。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特斯拉到現在依然只有兩款車型,而且升級換代的速度還是油車的思路,國內的這些品牌幾乎一年一更新。
目前特斯拉也已經預見到了自己的問題,于是他們已經推出了全新款的Modle Y,同時在2025年還預計將推出一個更加低價的車型Mond2,另外年底還有量產的智能卡車Semi。
現在對于特斯拉來說,他們最大的挑戰是要同時面對中國十幾家汽車廠商的挑戰。特斯拉在美國則是孤軍奮戰。美國現在的汽車產業已經越來越弱,動力電池產業更是毫無亮點。現在最好的產業鏈都在中國。特斯拉如果繼續依賴美國市場為核心,未來他們在研發上,零配件供應上,生產效率上都會有巨大的考驗。
中國現在是井噴式的爆發,不是某一家車企的崛起,而是整個產業在蓬勃發展。如果不是美西方用各種手段打壓我們,我們的發展絕對會比現在快得多。
馬斯克現在已經逐步把重心放在機器人跟人工智能方面,特斯拉的FSD目前也正在努力進入國內跟歐洲市場。可是現在隨著Deepseek的橫空出世,美國原來那一套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也很可能被推翻,靠著堆砌大量GDU來提高性能的辦法已經被證實不是聰明的辦法。
所以在這個時候,不管是硬件業務還是軟件業務,特斯拉都處于一個十字路口。事實上汽車很難做成手機那樣的萬物聯網中心,因此特斯拉是很難做到蘋果那樣的。
特斯拉目前的市值已經高達1.3萬億美元,相當于豐田的6倍,也是比亞迪市值的10倍。所以那些持有特斯拉股票的兄弟們,接下來何去何從,你們自己看著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