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川藏上的司機,總要點根煙扔出窗外?藏民:扔煙的都是聰明人!
西藏,一直以來都是無數中國人心馳神往的地方。它有著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美景,更有著虔誠的信徒前往朝圣。而川藏公路,則是通往這片圣地的重要通道,將西藏與外界緊密相連。
以前,從藏區到內地,徒步都需要幾個月甚至半年以上,如今坐車一天半就能到。不僅出行更加便捷,經濟發展也隨之飛速前進。可以說,川藏公路不僅是一條交通要道,更是一條幸福路、致富路。
然而,這條幸福路的背后,卻飽含了無數先烈的鮮血和犧牲。川藏公路的修建,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
1950年,十八軍接到命令,要求修建一條進藏公路。當時,我國百廢待興,物質條件十分匱乏。修路的官兵沒有先進的機械設備,全靠雙手和簡陋的工具,在高原缺氧的環境下日夜苦干。
施工過程中,他們面臨著重重困難和危險。川藏線穿越多條大江急流,如大渡河、金沙江等,河谷深邃,山高坡陡。加之當地多發洪水、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工程進展十分艱難。在高海拔缺氧的環境下作業,許多戰士犧牲在了工地上。
據統計,僅康藏公路修建期間,就有 3000 多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進藏后,許多戰士還因高原反應、雪盲癥等而傷殘。川藏公路,是用無數將士的生命和鮮血鑄就的。
公路建成通車后,解放軍繼續為西藏的建設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進駐西藏,平定叛亂,解放農奴,為西藏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極大地改善了西藏人民的生活。
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川藏公路也經歷了數次升級改造。比如 1978 年的一次大修,極大提高了道路等級和通行能力,為西藏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2016-2017 年,高爾寺隧道、雀兒山隧道先后建成通車,讓川藏線告別了令人膽戰心驚的懸崖峭壁,通行能力和安全性進一步提高。
這些年,西藏的旅游業突飛猛進,2023 年旅游總收入就超過了 600 億元。許多地方,如林芝,已經成為"網紅打卡地",吸引著八方游客。
農牧業的發展也令人振奮。藏民們通過種植大球蓋菇等,過上了富足的生活。各類農畜產品也通過公路,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這一切,都凝聚著川藏公路建設者的心血。
在公路旁,矗立著無數為修路殉職烈士的紀念碑。每每在此路過的司機,都會點支煙扔出去,每年清明,許多駕駛員會鳴笛向烈士致哀。不少藏族同胞還會豎起大拇指,以表達他們對先烈的敬意。
這些感人的場景,彰顯了藏漢人民的深厚情誼。
今天,當我們驅車行駛在川藏公路上,看到路邊的格桑花、遠處的雪山,享受著這美麗的風光,更不要忘記是誰創造了這一切。
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那些舍生忘死、艱苦奮斗的先輩們致敬。讓我們沿著先輩們的足跡,為西藏的美好明天砥礪前行。這,就是川藏路上最美的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