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茂是一位關注環境問題的作者,他在多個平臺上發布了關于干旱缺水原因的文章。根據他的觀點,干旱缺水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人類不合理活動的影響
趙忠茂指出,人類的不合理活動是導致干旱缺水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些活動包括過度疏導、平整土地、填充池塘河道湖泊、改造濕地洼地等,這些行為致使地表蓄水面積嚴重缺失,水調節氣溫功能喪失,從而造成水循環體系被破壞,降雨量減少。即使有降雨,也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徑流消失,地表無蓄水,河流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最終形成干旱?。
內蒙古湖泊的消失
趙忠茂特別提到了內蒙古地區的湖泊消失現象。他提到,內蒙古雖然地處干旱地區,但過去湖泊、河流眾多。然而,近年來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內蒙古的湖泊面積急劇萎縮,甚至干枯,加劇了環境惡化。例如,內蒙古的第三大湖泊岱海由上世紀80年代的160.93多平方公里,快速銳減到2022年的45.63平方公里?。
氣候變化與降雨量
盡管氣候變化和降雨量的變化可能對干旱缺水產生一定影響,但趙忠茂的研究表明,降雨量并不是主要原因。他通過調查研究發現,黃旗海鎮和岱海鎮1980-2018歷年降雨量紀錄并沒有明顯變化,因此他認為降雨量的減少并不是導致地表水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
人口增長與用水量
趙忠茂還分析了人口增長和用水量的變化。他指出,烏蘭察布市的人口在快速減少,而生活用水和農業用水的使用量也沒有明顯變化。因此,他排除了人口增加和用水量增加作為干旱缺水的主要原因?。
對抗洪水與干旱的策略
趙忠茂反思了對抗洪水和干旱的策略。他提到,我國在過去幾十年里經歷了從治水到調水的巨大轉變,而這種轉變的背后可能是對自然規律的忽視。他對比了西班牙和其他歐美國家對待洪水的態度,認為這些國家更傾向于順應自然,而不是通過修建水利工程來控制洪水?。
綜上所述,趙忠茂認為,干旱缺水的主要原因是人類不合理活動導致的水循環體系破壞,而非單純的氣候變化或人口增長。他呼吁科學合理治水,恢復雨水正常循環體系,以解除干旱危機。同時,他也強調了對自然規律的尊重和順應,認為這是解決干旱缺水問題的關鍵。
本文由AI搜索答案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