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定“四普”遺址類文物的范圍邊界,適應新時代文物保護工作要求,陽泉市積極開展“四普”遺址類文物范圍邊界認定試點工作,計劃對9處遺址類文物進行調查勘探。在前期調查劃定勘探范圍基礎上,經過一周的針對性勘探,5處遺址已基本勘探完畢,按照計劃,我們決定開展第二次調查工作,對剩余4處遺址類文物進行調查。
調查之前,普查隊進行了詳細的準備工作,閱讀并打印了清城、后元吉、磁窯坡及北關等相關遺址的“三普”登記表,明確其“三普”時期的位置、年代、價值等基礎信息,并進行了資料搜集,例如針對磁窯坡窯址查閱了《山西盂縣古瓷窯(磁窯坡窯)遺址調查簡報》等資料,了解了相關遺址近年的研究概況,最后準備好了普查所需的工具、材料等,然后靜待出發……
12月7日,周六,早上天空陰沉沉的,氣溫比昨天低了四五度。吃過早飯,普查隊員們去單位拿出資料和工具,準備出發。似乎是老天在考驗,陽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副主任鄭海偉突然說盂縣下雪了,隊員們激動的心情一下子變得忐忑。大家一邊猶豫,一邊及時和盂縣隊員溝通,當得知勘探隊仍在冒雪勘探時,陽泉市文物局文物保護與管理科科長王景蓮一句話堅定了普查隊伍的軍心:“走,都收拾妥當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今天不去就耽誤勘探進度了”。
于是,隊員們一起出發前往第一站——盂縣清城。寬闊平坦的道路上,積雪尚未融化,太陽已漸漸升起,望著兩側農田里似有似無的雪,大家會心一笑……
清城原名牛道嶺,位于陽泉市盂縣縣城東南,根據《盂縣志》記載,清城原為戰國時期趙國通往齊國的驛道,后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此與盂縣普查隊人員集合后,按照“三普”坐標指引來到村西側的耕地——盂縣清城遺址,立馬開展工作。按照“三普”定位確定大體位置后,大家分工合作,踏著殘雪與枯枝,在不同的區域撿拾陶片,打點定位,登記標簽,拍照上傳,井井有條地完成了第一個遺址的普查登記。返回的路上,鄭海偉和盂縣文物管理中心孫支軍主任聊起,附近曾發掘過明洪武年間的磚室壁畫墓,墓室構造及裝飾風格與金元磚室壁畫墓存在延續性,推測周圍可能還存在金元時期的墓葬或遺址,隨即與勘探隊長溝通后,決定下一步擴大勘探范圍,或許會有新的發現。
隊員們隨后出發前往下一個地點——后元吉村遺址。這片遺址面積更大,遺跡內容也更豐富,“三普”時曾將其定性為商代和東周的遺址。大家正在找尋陶片時,不遠處王景蓮激動地叫隊員們過去,她率先發現了兩片繩紋陶片,細看陶片胎質粗厚、表面繩紋與籃紋交替分布,應為東周陶片。大家的興致一下就提了起來,陶片也接二連三的被發現,不一會兒,一只實心小鬲足的發現更是為這個遺址的定性提供了明確的依據。
得知勘探隊正在后元吉村勘探,隊員們前往勘探現場,對標本采集、信息記錄和遺址情況進行了解。
正午時分,普查隊員們到當地小餐館吃了盂縣的特色美食,夾豆撈飯中綿密的紅豆和黃米入口即化、香甜軟糯,水撈菜酸酸咸咸、清爽利口……地道的美味治愈了一上午的疲憊,也讓大家對下午的普查更有信心。
吃過午飯后,隊員們來到第三站——磁窯坡遺址。窯址所在地今名鮑家灣,北高南低,“三普”登記面積約8萬平方米。窯址隔陰山河與東南部約1公里的磁窯坡村相望。車開到遺址附近,因施工斷路已不能再進入,大家互相幫助攀登上田埂,到達遺址后,大家又開始熱火朝天地尋覓瓷片。
通過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盂縣古瓷窯(磁窯坡窯)遺址調查簡報》得知,該窯以燒造白瓷為主,所占比例超90%,白瓷可分為素白瓷、印花白瓷、刻花白瓷、黑畫花白瓷4種,黑釉瓷器數量較少,當時調查時還發現有絞胎瓷片。在田埂邊緣,普查隊員們發現了大量匣缽,據放羊的村民說:“這個遺址可出名了,很多年前就總有人到這考察、撿拾瓷片標本。”確實,在地面除了大量的匣缽,殘留的瓷器標本已經所剩無多。但是經過仔細尋找,還是采集到一些瓷片,王景蓮佩服地說:“大家眼神真好,這么細碎的瓷片也能看到”,鄭海偉笑稱:“這不就是傅斯年先生說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嘛!”“考古調查就是這樣,一定要做到腳到、手到、眼到,坐在辦公室可考不了古?!?br/>調查完磁窯坡遺址后,時間還早,聽盂縣普查隊說附近有一處四普新發現文物線索——紅面山石窟,大家一致同意繞道去查看一下情況。紅面山石窟,位于盂縣秀水鎮泥河村南約3公里處的紅面山東麓,開鑿于紅面山東端山頂處的一處砂巖上,石窟坐北朝南,呈東西向排列著三個石窟、四個造像龕,人們稱此三窟為金洞、銀洞、佛爺洞,在東邊石窟門額上題刻“大佛山”。遺憾的是紅面山石窟由于風化剝落等原因,原有造像大都不可見,從殘存的部分痕跡判斷,應為北朝時期開鑿的一處石窟,但準確年代不詳。下一步將邀請省級包市專家組對石窟價值進行認定。
傍晚時分,沐浴著落日余暉,大家帶著滿滿一天的疲憊和收獲踏上歸程。歸途中隊員們嘆服于“三普”時調查人員的細致認真,他們為“四普”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也樹立了榜樣。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白朔菱 鄭海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