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農民工監測報告》全文,通常會在下一年的五一勞動節前夕發布。
但于農民工(這個稱呼是官方的標準用語,不是同為牛馬的作者歧視打工的牛馬)而言,一年一度的大遷徙,大多始于春節之后。
隨著我國人口平均年齡來到40歲,農民工的平均年齡,又是多大?又有多少高齡農民工,背井離鄉,到他鄉生存?
《2023年農民工監測報告》顯示,農民工平均年齡43.1歲,比上年提高0.8歲。
這份報告還顯示,年齡在50歲以上的農民工,占全體農民工的比重達到30.6%,即全國每10個農民,至少有三個年齡在50歲以上。
50歲,那是人生的一道分界線。年過半百,仍然身無長物、孑然一身、飄零在外,思之唏噓不已。
于宏觀而言,觀察農民工年齡隨時間的變化情況,或許于自身、于社會,更有參考價值。
我們自歷年來的《農民工監測報告》里,提取到了年齡分布數據,將其轉化為圖表,可知農民工年齡變化情況。
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大約45%的農民工,年齡在30歲以下。
由于更多的年輕人,選擇了繼續讀書,疊加出生人口數量的有減少,年輕農民工所占比重,迅速下滑到2013年的35%以下。
2023年,這一比重再次腰斬,30歲以下的農民工,僅剩下16.6%,不到2013年的一半。
缺乏新生代農民工的補充,50歲以上農民工所占比重,從2008年的11.4%迅速上升到2023年的30.6%。
同時,這一年齡段的農民工,取代31-40歲和21-30歲的農民工,成為農民工比重最大的群體。
《農民工監測報告》,并沒有將年齡和行業結合起來分析,所以我們無從得知,50歲以上的農民工,具體都在做些什么工作。
這個年齡段的農民工,可能仍然在工廠里打螺絲、仍然在工地搬磚、仍然在風里雨里送外賣快遞、在開網約車、在后廚炒菜?
或許,答案只有年過半百的自己方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